2011年,我们将高扬“服务科技新城、构建和谐初村”主旋律,弹奏“谋事、干事、成事,亲民、为民、富民”进行曲,融入全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大合唱,攻坚克难,创新进取,全力推动初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预期指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5.6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工业总产值23.1亿元,增长12%;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增长11%;财政总收入491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51万元,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40.7亿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0970元,增长9%。
一、在服务科技新城建设上开创新局面。更加倾心尽力,尽职尽责,做到力度再大、效率再高、质量再优,工作中坚持“四个到位”:一是责任到位。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健全工作机制,细化目标任务,严格落实到人,做好统筹调度、矛盾调处等工作。二是考核到位。按照阶段任务,实行定目标、定责任、定奖惩、严格考核的“三定一考”管理办法,督导阶段工作进度。三是执法到位。协调公安、执法等部门,严厉打击恶意阻挠施工、乱搭乱建、乱栽乱种、乱占土地等不法行为,确保开发顺利推进。四是保障到位。围绕解决失地农民出路问题,把安置工作与加强劳动力培训、引导创业就业、完善保障制度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2011年,重点抓好威高物流、热电站等项目1400多亩的征地补偿工作;完成涉及6个村2000余亩的山岚租用;做好总投资330万元,占地40余亩的公墓建设,确保3月底前完工。
二、在镇域经济发展上取得新跨越。一是富民强村上水平。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新增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等种植基地1200亩;引导扶持有条件的村利用空闲地、路边地多栽无花果等经济林木,带动农民致富。进一步扩大畜牧养殖规模,新上2万只以上养鸡场2处,百头以上猪、牛、羊养殖场6处,貂、狐等特种规模养殖户14个,打造鲜活畜禽生产基地。进一步壮大村级经济,重点培育东南村、东马山等经济强村,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过百万元的村达6个,过千万元的达2个。进一步推进四甲、辇子等村级工业园建设,新建标准厂房1万平方米。二是工业强镇求突破。在企业培植上,促进企业最大限度地扬优挖潜,提速增效,突出抓好克莱特风机的上市准备工作,争取在创业板上市。到2011年底,全镇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6家;利税过千万的企业达到3家。在项目建设上,重点抓好威海源丰压铸铝汽车配套锻打件、兴马源果蔬深加工等6个总投资2.6亿元的项目建设,力争年底前全部建成投产。在招商引资上,依托区划8年来搭建的良好投资创业平台,采取推介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确保全年招商引资1000万美元,力争2000万美元。三是三产活镇添亮点。规划建设管理好镇驻地集贸市场,提升服务业比重和水平。鼓励发展“乡村游”、“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业,着力抓好总投资4000万元,占地300亩的东南村生态农业观光园和总投资2亿元、占地1500余亩的远庄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园的建设。
三、在镇容村貌整治上结出新硕果。坚持以点促线,以线带面,点线面齐发力,实现镇容村貌大改观。点,即突出19个市级重点村的环境整治。按照“环境+社区+产业”的整治模式,投资1500多万元,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完成5个,力争9个市级整治村任务,率先完成整治目标。对整治好的10个村将建立健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把卫生日常清扫、垃圾收集清运等全部纳入镇环卫部门管理和承担。线,即抓好镇驻地及主要交通干线的环境整治。通过开展环境卫生、车辆停放、经营秩序、沿街构筑物、门头广告及墙体立面五项专项治理活动,重点清理占道经营、乱摆设摊点204处,整顿停车场2处,拆除违章建筑12处,粉刷街道两侧墙面1.5万平方米,统一更换店面门头185个,清除卫生死角10处、小广告900余处等。面,即带动镇容村貌全面提升的环境整治。根据镇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开发项目区内的东石岭、辇子等10个规模较大,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村,参照市级标准,因村制宜,分类整治;对岛子前、乜家庄等6个规模较小的村,实施整体搬迁,并村建设,组团发展。
四、在农村换届选举上呈现新气象。把好选前、选中、选后三个环节,做好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确保选拔出一批“双高双强”的村“两委”班子。一是选前“精心”谋划。主动访察村情,了解民意动向,全面掌握村“两委”班子现状、重点人选、群众思想动态等情况。对走访中反映的问题和意见要及时反馈,为制定实施方案,研究工作措施提供第一手资料。二是选中“细心”把关。严把任职条件关,对两推产生的初步候选人按任职条件进行严格考察,严格审核;严把程序关,明确选举纪律,严格操作程序,强化监督检查,确保选举过程合法、民主、公正。三是选后“耐心”引导。加强当选干部教育培训,上好当“村官”第一课,引导迅速理清思路,进入工作角色,提升实践能力;对落选人员主动回访谈心,做好思想工作,号召服从大局,支持新班子工作。
五、在财税收入上再创新业绩。围绕税源抓经济,围绕收入抓税源,聚好财、理好财。紧紧抓住规模企业、纳税大户,坚持座谈会和定期走访制度,加强沟通联系,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支柱税源稳得住、快增长。大力开辟新兴税源,在招商引资、盘活经营性资产过程中,优先考虑税源型企业的发展,着力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强化税收属地管理,建立健全纳税企业档案台帐,定期开展税源普查,及时掌握纳税动态,堵住流失税源。加强税法宣传,加大对个体零散户等薄弱环节的综合整治力度,确保应收尽收。
六、在平安建设上迈上新台阶。一是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建立健全“信息摸排、情况反馈、问题调处”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六五”普法教育,不断增强群众法制观念。将15个村居和24家企业的电子探头并入初村派出所监控中心,实现技防系统全联网。三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重点加强非煤矿山、建筑施工、食品等安全监管,确保不发生重特大事故。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冢子庄、院下党风廉政示范村创建为抓手,扎实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七、在和谐初村建设上谱写新篇章。道路硬化,投资80万元,整修硬化驾前居委会5000平方米的路面。土地整理,完成总投资225万元、1491亩的西北道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48亩。水利设施,投资400万元,完成流经10个村居、9000多米的初村河整治,22座塘坝的除险加固工程。社会保障,完善医疗卫生、养老保障和慈善救助体系,做到医有所保、困有所助,新农保、新农合覆盖面达到100%。培训就业,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培训1200人次,转移7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