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要闻>时政要闻

创名优精品工程 打响“高区”品牌


    9月24日上午,全市建筑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示范工地和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样板工地现场观摩会在高区成功举办,市住建局领导及来自威海各市区的建设主管部门和建设企业负责人共500多人先后观摩了高区威高润和花园、山东交通学院海运学院迁建项目一期和金猴圣海名居三个工程,是威海市建设领域历次观摩活动中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也是首次将全市所有观摩项目选定在同一个行政区域内,体现了市住建局对高区建设管理工作的高度认可,表明高区的精品工程建设已走在全市前列。活动受到了与会人员的普遍好评,部分区市领导表示回去以后还要组织更多的企业来观摩取经。本次观摩会的成功举办,得益于近年来高区对建设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严抓严管,从项目建设之初就开始培植优质工程,打造精品项目,树立行业标杆。
    凌乱的材料,遍地的污水,随时坠落的砖头……这是许多人脑海里对建筑工地的印象。可走进高区建筑工程质量样板引路示范工地的施工现场,整齐码放的建筑材料,平整干净的施工场地,工人们整齐划一的作业服装,就连以往的“一盘散沙”也整整齐齐、呈规则梯形地“摆放”在施工现场,让人感觉走进的不是工地,而是踏进了被岁月遗忘的“城堡”。
    正是高区积极推广的“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样板化施工”,让以往凌乱不堪的建筑工地发生着不可思议的变化。

观摩现场。

    立规矩成“方圆”:施工现场标准化

    高区建设局提出实施“打造高区建筑品牌”活动后,如何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水平,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施工现场标准化、样板化,既是安全管理切入点,更是质量管控的突破口。”针对工程项目多、监督人员少,且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项目中超高层、大跨度、结构复杂的建筑日益增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施工难度越来越大等具体情况,建设局结合实际,在全区推广利用以“标准化、样板化管理”方式,进行施工现场管理,促进参建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升,打造安全文明的施工现场,建设质量过硬的建筑工程。
    “地干恰逢及时雨”。一场标准化、样板化管理攻坚战率先在区内多个试点工地迅速打响。
    各试点项目部按照主管部门统一部署,及时组织实施了标准化施工作业,将标准化分解落实到每一步施工程序,保证了这项工作稳步推进。试点的3个项目部,在开工初期就树立了标准化管理的理念,分管领导几次带头到施工现场加强管理工作,编制并出台了《威海高区住宅工程样板户引路实施管理办法》,将标准化管理工作实施到安全管理及质量管控的全过程。
     由“乱”到“治”,其中艰难可想而知,但各试点项目义无反顾,把标准化作业进行到底。经过长期的精心打造,本次观摩的三个试点项目已经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工程建设的典范,并且各具特色。山东交通学院工程依托工艺样板开路制度,严格落实集团标准化施工管理,层层把关分项施工管理,受到了省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专家组的高度赞誉,在全省检查中拔得头筹,被作为全省质量治理示范工程;威海润和花园工程从落实施工工艺标准、开展样板引路、劳务择优材料择优、加强事前控制、细化验收交接程序等方面抓好质量工作,是全市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的示范工地;金猴圣海名居工程,在全市率先引入住宅初装修,并落实“预案在先、样板开路、节点控制、一次成优”的管理思路,细化管理措施,全过程控制,已成为全市制定住宅初装修标准的样板。


建筑工地管理规范有序。
 

建筑材料摆放整齐、管理规范。
 
    严管理避“劫难”:人身、设备安全化

    “标准化、样板化管理不是政绩工程,更不是形象工程,它对保障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区建设管理部门这样的管理思路,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落实。
    在确定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后,立刻要求项目部成立安全管理机构,由项目经理、项目安全员、项目施工员组成的安全网络,让责任落实,使任务明确。
    标准化、样板化施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强化。建设局对“标准化”进行全面排查时,发现开工初期,个别施工队伍进入现场后接入临时电源使用老旧电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他们立即举一反三,对所有工地进行全面排查,逐一解决这个别人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不放过一个不标准的、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
    针对个别施工人员自由散漫的作风,难以适应标准化作业的要求,试点项目部提出:就是生产任务再紧张,工作再压头,必须坚持培训,以逐步提升施工队伍标准化作业水平。项目部定期开展培训、召开安全列会,培训施工人员,总结安全工作,布置安全施工防范工作重点,对公司及相关部门提出的问题立即填写问题隐患整改单,按实际情况列出整改计划,落实责任人、整改时间、整改后复查人,并申报监管部门对整改结果复检,存留整改前和整改后照片,形成闭环管理。现在,工地施工人员都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实施标准化作业,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
    “推行标准化、样板化,对安全生产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它不仅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还能确保工程稳定地实施。”试点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对标准化实施深有体会地说。

    抓过程求“正果”:项目建设精品化

    施工管理是合理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文明和标准化、样板化施工,更关系到“精品”工程的建设。
    只有过程好了,才能有好的结果。试点项目参建企业大力实施过程管理,像抓结果那样注重过程。他们按《威海高区住宅工程样板户引路实施管理办法》要求,施工初期便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将有效的征地面积进行了模块化管理,划分为办工区、生活区、施工区、材料堆放区。并用围栏围护、隔离并上挂警示标志,在入所道路两侧布置了施工中的危险点和控制措施及相关安全生产警示牌以提示施工人员注意施工安全。
    施工阶段,严把图纸会审关,及时解决图纸本身存在的问题。严格执行标准规范,特别是严格强制性条文规程的执行。施工技术交底严格细致认真,资料签字齐全。从基坑验槽、钢筋绑扎、模板支立,基础标高、混凝土浇浇制、振捣、混凝土试块,拆模几个环节严格检查验收,每个环节都要留有图片资料,用实际的图片来记录和反映每个环节是否控制到位,反应工程的实际情况,加强过程控制的有效性,保证了施工各阶段的施工质量。
    随着标准化、样板化工地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增长,人们不仅仅看到了一个个优美、整洁的工地,更为重要的是威海高区的标准化运行模式,正在让一个个安全态势平稳、工程质量过硬、业主充分认可、同行高度赞誉的“精品”住宅工程矗立在高区的碧海蓝天之间,“高区”品牌已在全市打响。


工地生活区环境整洁、绿意盎然。
 

    (高区新闻宣传中心提供)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