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北京、西安、武汉、南京等全国37个城市的全国400多所高校校园里,“红领巾”免费送餐服务已成为校园流行新风尚。大学生们只需支付盒饭费,就能在宿舍里享受到免费上门送餐服务。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项目的创始人竟是哈工大(威海)的学生。
从公司创立至今,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校园免费送餐服务模式已成功推广到全国高校,并创立了“红领巾”校园 O2O平台。今年9月份,该公司已完成了A轮融资,现在估值达到了2个亿。如今,“红领巾”早餐供应配送业务已做到了全国37个城市的400多所高校。
应需而生 项目迅速在全国蹿红
去年,还是哈工大(威海)大三学生的任慈与同学周博创立了“红领巾”校内快递,主要为校内学生提供免费送餐服务。“当时就觉得市场非常广阔。”任慈笑言,一些大学生有的时候懒得出门,早餐也订不到外卖,平时在学校经常不吃早餐。
有需求就有市场。
不出任慈所料,经过短短几个月的运作,“红领巾”校内快递就取得了不菲的业绩,每个月的纯收入达数万元。
那么,既然是免费服务,他们如何获取利润呢?
“我们挣的主要是广告费,利用送餐和送快递的过程,将一些商家的广告夹在饭盒下。其实人们吃饭时更有阅读欲望,比平时在大街上发传单效果强很多。”对于记者的疑惑,任慈解释说,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才让他们的创业路越来越顺。
因为不单独收送饭费用,很多学生收到盒饭时会存在感激心理,这使广告的宣传效果更佳,也让“红领巾”校内快递的广告客户与日俱增。
在“红领巾”校内快递创立之初,任慈和周博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建立校园外卖市场的配送平台。
“相对商家自己送餐,用我们的学生送餐团队成本大大降低,学生也有了更多的兼职机会。”任慈说。
此时,任慈和周博看到了这个项目越来越多的优势,他们决定转变业务内容,由此,“红领巾”早餐供应配送平台雏形便产生了。
建平台需要资金,而他们又没有多少钱,他们需要投资人。
费尽周折,多次赴北京寻找投资人
去年寒假,任慈开始寻找投资人。
今年1月9日,任慈去了北京,前前后后见了不少投资人。然而,对方一听他们是大学生创业,纷纷回绝。
那是任慈非常难熬的一段时光。找投资人的事情一直没有进展,任慈只好离开了北京。
1月17日,任慈决定重返北京,再做一次努力。没想到这次北京之行,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收获。
刚开始,任慈也是一筹莫展。无意中遇到了一个业界前辈,这名曾经的创业者很热心地帮他修改了商业计划书,并给他引荐了一些投资人。很快,一些投资人开始注意到了这个项目,竟然开始联系他。在与17个投资人见面后,任慈竟拉来了一笔超过百万的种子基金。
“这就是‘红领巾’校园O2O平台的启动资金。”任慈说,有了启动资金,“红领巾”校园O2O平台建设步入了快车道。
三顾茅庐,从阿里巴巴、百度挖人才
今年3月,任慈和团队首先在西安高校推行了“红领巾”早餐供应配送业务,结果一炮打响。紧接着,又将这个项目推广到武汉、杭州、南京等城市的高校。
今年5月,任慈正式把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此后,“红领巾”早餐供应配送业务覆盖面越来越广,目前已涉及37个城市的400多所高校。
任慈说,经过几个月的运行,“红领巾”校园O2O平台越来越完善,“这个项目目前估值已达两个亿”。
尽管“红领巾”校园O2O平台是他和周博两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捣腾”出来的,但团队里却不乏大咖级管理人员,其中就包括此前曾供职于阿里巴巴、百度等企业高管。
将这些人才招至麾下,任慈曾费了不少劲儿。现在公司的技术总监原来在国内一家顶级团购O2O平台任职,把他请来,任慈笑言曾“三顾茅庐”。
第一次约谈没约到,任慈直接去了他武汉老家,却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后来回到北京,任慈又反反复复找了他三次,才说服他加入自己的团队。
志向远大,他们要承包全国所有高校早餐业务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看好这个项目的未来前景,另一方面也源自他们对任慈本人的认可。”周博说,在他看来,任慈是一个特别“燃”的人,“他能在最困难的时候,在大家士气特别低落的时候,振臂一挥让大家重燃激情。”
谈及以后的发展,任慈说,早餐配送只是“红领巾”的一项业务,之后要向着校园内的电商平台和兼职服务平台等多方面发展。“通过我们的努力,要将我们的公司上市。”任慈说,他们团队的目标是,希望有一天能够承包全国所有高校的早餐供应配送业务。
(高区新闻宣传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