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7点10分,高区后峰西小学五年级学生李春艳总会准时出现在学校足球场上,和校足球队其他40多名队员一起训练半个小时。据后峰西小学总务处主任毕建虎介绍,为普及足球运动,学校特开展足球教育教学和训练,大力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学校还特聘请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系王强教授为学校的足球教练,学生和老师的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校园阳光体育健身活动也愈加丰富。
“我现在特别喜欢踢足球,老师要求必须随时全情投入,所以这会大大减少我玩电脑的时间,身体也越来越强壮。”李春艳说。
发生在李春艳身上的变化,正是高区打造“健康校园”的一种体现。去年,高区提出开展快乐运动,培养健康体质,积极推进足球进校园活动,并通过举办体育联赛等各类综合性赛事,以赛代练、培养兴趣,让学生早早掐掉“亚健康”体质的芽尖儿,传递健康的生活方式。
据高区教育体育处体卫艺科负责人唐爱敏介绍,高区以健康教育为载体,先后开展了阳光体育大课间、心理健康讲座等系列的活动。“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扎实推进健康学校、健康城市的建设。”唐爱敏说。
经过一年的打造,高区一中等3所学校通过特色体育常态化等方式,达到省级健康校园的标准。健康校园的成功打造,往健康城市这个大框架中注入了一股活水。这股活水不仅抬升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素质”,也串起了高区37个社区探索高效健康管理方式的步伐。
日前,在田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来参加免费体检的居民排起了长队。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体检的“重头戏”,并非只是为居民进行血压、心电图、B超等项目的常规检查,而是从“生活方式”的“根”上,为居民的健康习惯进行评估和引导。
田和社区为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同时还设立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适时、准确地掌握居民的健康问题。在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夯实了全民健康基础的同时,高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还用“精准滴灌”的方式,针对辖区内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开展了登记建档、随访和定期体检等健康管理。
“健康档案将来有可能和大医院联网,居民要上大医院就诊的时候,打开电脑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健康概况。而大医院的治疗情况,也能直接反馈到居民健康档案上面,我们根据这个情况,可进一步跟踪随访。”田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玲说。
据了解,高区提标公共卫生,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标准由40元提高至45元,并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为全区所有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目前已建档13.8万份,建档率达到75%。并在实施孕妇产前血清学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孕产妇产前诊断项目,将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病种扩大到50种以上,切实提升出生人口素质。此外,高区怡园、田和两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国医堂改造项目,提前完成国医堂建设全覆盖的目标。
健康校园与健康社区的打造,是“健康高区”的重要部分。在“食安威海”的创建工作全面展开的同时,“健康城市”也呼之欲出。4月8日,全市建设健康城市动员大会召开后,高区迅速制定《高区建设健康城市实施方案》,从改善全民“体质”入手,用3年时间,通过推行31项工作任务、15项重点行动,把健康理念融入政策,着力提升全民的健康素质。
据高区社会事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点行动包括城乡环境卫生整洁、提升安全饮水、食品药品安全、出生缺陷综合干预、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提升中小学生保健、慢性疾病防控、公共场所控烟、合理膳食、提升居民体质、防制病媒生物、健康文化传播、创建卫生城镇以及建设健康单位等15项内容。
目前各项行动都在深入开展中。据了解,高区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先后举办了2016迎春健康跑、“心系女职工、倾情来服务”健康工程、“关爱海滩、绿色出行”环保志愿服务等活动,覆盖面达到3万多人。在全市开展的工会爱心互助工程活动中,高区参保率位居全市第一。
此外,高区在社会各层面开展不同形式的促进健康活动,针对社区开展了“关爱健康9+3 学雷锋义诊行动”,针对学校开展了“珍爱生命、拒绝烟草”活动,针对重点服务人群,开展了“减盐防控高血压百日行动”等,高区14个社区、15家中小学校、12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286家餐饮单位、39家商场超市等分别在不同活动中积极参与,参与群众达到了8万余人。
高区列入市级城市环境整治计划的90项工作任务中,已完成81%。与此同时,为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健康安全水平,日前,高区全面开工柴峰路、火炬路、大连路新建改建工程,以及初张路绿化提升工程,文化西路、世昌大道光亮工程等重点市政项目。做好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施划交通标志线4万米,安装隔离护栏2600米,设立大小型交通标志200块,用安全城市的“硬件”支撑,保障人民群众的平安健康。
为加快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高区投资3000万元,建设覆盖全区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提高社会治理智慧化水平;投入6000万元,对各基层派出所、社会管理服务平台、监控中心及卡口系统建设给予财力保障,高区成为全市最安全、最稳定的区域之一。同时,建设全区应急指挥中心,成立5支专业防火队,增配16名渔业管理人员,建立机关应急预备队,今年已经开展12次,超过2000人参加的各类应急演练。
将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由“软指标”变为“硬任务”,高区将各重点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单位。高区社会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区树立“民生工程、健康为本”的理念,也就是要通过建设“健康高区”,使全民拥有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健康服务,拥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健康习惯,拥有自然清新、舒适优美的健康环境。
(高区新闻宣传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