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要闻>时政要闻

双岛湾科技城:荒滩上崛起的生态科技城

双岛湾区域是“市域一体化”的重要板块。按照双岛湾科技城的战略定位,该区域大力积聚科教资源,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构建完善的科教研发体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承接国内外高端产业转移,打造立足山东半岛、以两化融合为特色的国家区域创新中心。

   多年来,建设者们在这片热土上尽情挥洒智慧和汗水,用高度负责的态度走好开发建设的每一步,以精益求精的标准筑牢百年精品城市之基。
 


   精细管理,引领精品城市建设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从一开始,双岛湾科技城的建设者们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规划引领”要求,以区党工委、管委确定的“建百年精品城市”为目标,聘请国际国内一流规划设计机构,实现了宏观规划和全域覆盖。

   按照高点定位、适度超前的原则,双岛湾科技城完成了区域战略策划、城市设计、水动力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水系景观、防洪防潮、防洪排涝、生态城市建设、管线综合等九大类规划,覆盖区域开发各个方面,找准了区域发展方向,确定了各项控制指标,为开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为开发建设“一张蓝图管到底”打下坚实基础。

   规划先行,管理也得跟上。

   多年来,双岛湾科技城始终把制度建设作为促开发的首要条件,不断深化细化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创新。

   按照“当好规划专家、建设专家、招商专家”的要求,他们不断提高开发队伍专业化、规范化水平。通过专家评审讲课、集体学习研讨、个人自学研究等方式,比较系统地学习规划设计、科技创新、智慧城市、工程管理等内容,全体干部职工眼界更加开阔、知识更加丰富,为做好开发建设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工程管理规范从来就不是一件能被忽视的事情,对此,双岛湾科技城的建设者们不仅严格执行上级及行业管理规定,还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创造性地制订了“狠抓四大环节”、“严格四位一体”的工程管理制度,有效提高了工程质量,为建设“不留历史遗憾的百年精品城市”提供了有力保障。
 

双岛湾陆上海水浴场。
 

   强筋健骨,发展框架初步形成

   作为全域城市化和市域一体化战略的重要载体,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双岛湾科技城的重中之重。

   5年来,按照“路基填方、软基处理、管线敷设、路面硬化”梯次推进的思路,双岛湾科技城立足为广大市民生产生活和各类产业项目入驻提供便利条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各类城市配套水平不断完善,城市运行的“血管”和“神经”越来越丰满。

   回首翻看,双岛湾科技城基础设施建设一步一个脚印。他们坚持以道路为骨架,以管网为脉络,以桥涵为关节,以海湾为心脏,以环湾旅游休闲带为妆容,全面展开各项基础设施,搭建起了初步完备的发展框架。

   环湾西路、渔耕路等总长12公里的道路完成硬化、亮化;建成人行道、防洪涵洞等配套工程23公里,区域发展骨架更加完善;环湾西路大桥竣工通车,打通了西岸南北交通;双岛西路大桥完成桩基、墩台施工,正在浇筑箱梁,区域内交通更加顺畅;随道路建设同步埋设热力、中水等7大类11种管线130公里,满足未来发展需要……

   开工建设5年来,双岛湾科技城实现了质的飞跃,从一片荒滩变成了路通、桥起、树绿、灯明的一方发展热土。


科技金融大厦效果图。



   打造生态,营造独特湾区风貌

   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吸引人才和创新资源。基于此,双岛湾科技城着力打造生态防潮堤、环湾公园、彩色廊道等核心景观,营造了独特的湾区风貌,为多元复合、产城共融的科技城注入生态活力。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防潮堤仅仅是用来防止海潮侵蚀,保护沿岸土地和居民生命财产的防御性工程,而双岛湾科技城已经成形的抛石护岸防潮堤,既保证了防潮功能需要,又与周边水系相融合,更增添了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

   环湾公园也是双岛湾科技城打造核心景观的一大亮点。如果说一万亩的海湾是双岛湾的“蓝色之芯”,那么总占地2500亩的环湾公园就是环绕蓝湾的一条“绿色飘带”。目前,渔耕文化园高铁以南区域基本成型,建成1万平方陆地海水浴场,栽植乔木9200株,完成广场铺装14.4万平方米,绿化17万平方米,成为市民休闲新去处。

   去年以来,彩色廊道工程也齐头并进,综合搭配各类植被,使其四季都有景观可赏,形成了独特的生态长廊。

   一年的时间,双岛湾完成了初张路、双岛东路、双岛西路等5条总长21公里的彩色廊道绿化,回填种植土47万方,栽植行道树9300株、灌木1.3万株,绿化97万平方米,形成了错落有致、四季各异的彩色城市景观。初张路绿化,充分运用微地形,增加景观深度,丰富景观层次,使乔木、灌木、地被等各类植物有机搭配,相得益彰,成为“春有百花、夏有绿荫、秋有彩叶、冬有造型”,四季交替、风情各异的城市景观大道。


生机勃勃的双岛湾科技城。



   筑巢引凤,产业培植初见成效

   自开发建设以来,双岛湾科技城致力于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教育为主的生态科技新城。

   5年来,双岛湾科技城认真落实区党工委、管委提出的“一城三园”的总体布局,在园区建设、科教资源、项目引进等方面厉兵秣马,全力抓好以高端载体、高端人才为重点的创新创业体系建设,搭建平台吸引人才,培植区域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基地和国家创新区域核心区。

   如今,众多具有高、新特质的项目已在双岛湾科技城落地生根。

   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内,两纵两横主干路网完成软基处理;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研究院、工信部电子信息产品试验检测中心等国家级龙头项目入驻;“双创”示范基地完成投资2亿元,9栋16万平方米厂房主体封顶,华为、机器人、东方国信、惠普(三星)、一诺科技等项目签约落地。

   在科技创新园内,国家海产品质检中心已投入使用,150米高、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科技金融大厦规划方案通过市级审查,今年开工;召开校企地协同创新研讨会,与15所大学成立大学创新威海联盟,武汉理工大学光纤传感器、中国矿业大学地下物联网技术转移中心落地;暖温带海上试验场、海洋生物遗传育种中心正在进行场地填方,创新平台初步汇集。

   科教资源方面,山东交通学院年度完成投资2.9亿元,一期工程完工招生,在校生2500多名;职业学院、药品食品学院正在进行扩建升级工程,为人才聚集创造条件。

   据了解,在加快同城融合、提升城市内涵、全面迈入市域一体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双岛湾科技城将按照“中心城区重要片区”的发展方向,坚持“有序推进”的开发基调,落实“一城三园”的总体布局,全域布局生态、生产、生活设施,全链条集聚创新创业要素。着力建设8平方公里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打造“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基地,加速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集中打造10平方公里的科技创新园,建设立足山东半岛、以两化融合为特色的国家区域创新中心核心区,积极对接国内一流园区运营、基金管理团队,打造科技服务龙头,推动金融、资本、基金与科技融合发展。

   行稳致远,一个以生态为优势、以科技为特色的中心城区重要片区正在形成,双岛湾科技城正向着打造百年精品城市的目标奋力迈进。

双创基地封顶。
 

(高区新闻宣传中心提供)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