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军岭:建设智能化工厂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推动制造业改造升级,特别是鼓励企业实施高水平技术改造,开展智能制造专项行动,体现了政府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视,这也增强了中小型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信心。”人大代表盛军岭说。
盛军岭是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的总经理,克莱特风机是一家有着23年历史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我们通过研究学习‘中国制造2025’系列文件,聚焦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智能绿色列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核电装备等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向高可靠性、高效化、智能化、低噪音和轻量化方向发展。”盛军岭说,风机制造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必须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加快自主创新,进行智能升级。
据盛军岭介绍,克莱特智能工厂项目是以“客户体验智能化、研发设计智能化、生产过程管理智能化、车间底层控制智能化、危险源识别预警智能化、产品服务智能化”为建设主线,搭建共生共享的云计算存储平台,改变原来离散制造业相对固化的生产线及生产体系,使企业从营销、研发、工艺、制造、仓储、运维全环节更加紧密和智能,打造数字化的企业运营管理平台。
盛军岭说,智能化工厂建成后,不仅是采用新型制造技术和装备,更重要的是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工厂中,依靠大数据云平台,实现电子商务、协同设计、协同供应链、精益生产、远程服务。
“云平台将企业置身于全球供应链的生态系统之中,应用互联网实现‘互联网+智能工厂’,彻底改变传统的制造生产组织方式,实现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创新转变。”盛军岭表示,下一步,公司将通过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全市建立一个中小企业智能制造的示范单位。
王建文:加快高校创业园建设 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创新驱动的作用,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新型研发机构培育计划,支持高校建设科技园、创业园。政协委员王建文对这一提法感触颇深:“创新驱动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是世界大势所趋。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与国家战略方向吻合。其中,高校建设科技园、创业园,将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哈工大(威海)党组副书记王建文说,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应当共同构成科技创新主体。其中,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是技术主力军。要激发企业市场活力,需要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目前,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据王建文介绍,园区依托哈工大科研、学科和人才优势,集合一校三区、校友及国际伙伴资源,融合威海地缘、企业资源及政府政策优势,打造强强联合的园区,将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产生积极作用。
园区设有技术创新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科技创投基地和创新创业服务基地,是集产品研发、产业孵化、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科技平台。目前,技术创新基地中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现代服务技术研究院、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等已成立运行。
“园区将形成完整的政、产、学、研、用合作体系,实现科技和资本、大学和高科技企业文化的高度融合,汇聚一批高水平专业人才,培育全产业链融合的成长型企业,致力发展成国家级产业孵化创新示范园区。”王建文说,通过加强交流合作,将促使我市产业优势资源和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人才资源有机结合,实现互利共赢。
王日东:招揽高端人才 加大产学研合作
“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尤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分,‘制定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意见,举办国际英才创业峰会,集聚高精尖人才’等详细的举措,让我们对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人大代表王日东说。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威海晶合数字矿山技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日东创业短短几年,公司业务范围已经由矿山信息化领域拓展到地质灾害监测、智慧城市管廊建设等方面,并且和中国铝业昆明勘察设计院合作,对传统铝业进行信息化改造,每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王日东认为,企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和人才集聚息息相关。
“人才是最活跃的创新要素,创新驱动的实质就是人才驱动。”王日东说,人才是创新发展最重要的支撑,创新的关键在人才,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营造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支持人才的良好环境。威海拥有自然环境优势,可以搭建更多人才引进平台,制定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意见,集聚高精尖人才。
(高区新闻宣传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