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和附加值高,才能威风八面。”
连日来,这句“总理妙语”在威海企业界被频频转发,广为流传。本是关于“威高”二字的注解,一下子成为了引领全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要把医疗健康产业做成我国支柱产业”,“要搞消化吸收再创新,更要搞原始创新”,“要不断改进,赶超国外”……李克强总理考察威高集团留下的一连串“妙语”,传递出了“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强音,赋予了威高集团及高区产业发展新使命。
■为了总理的嘱托
4月19日下午,以分秒计的“克强节奏”在威高集团启动。
“总理下午5点14分来,6点走,短短46分钟的时间内,全面了解了威高发展历程,详细询问了每个系列的产品、规格、价格以及给百姓带来的实惠。”总理考察威高的细节,威高集团董事长陈学利历历在目;而让陈学利牢记在心的,还有总理一言一行中传递出来的坚定信心、企业红利和厚重的民生情怀。
频赞威高 鼓励企业为打造支柱产业而努力
19日下午,高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伟和陈学利早早地就站在集团展厅门口,等待总理的到来。作为全市产业发展中的骨干,威高集团从来不乏各级领导的关注,但是总理亲临考察,对威高来说是第一次。
5点14分,总理乘坐的大巴车缓缓停在威高集团展厅门口。李克强总理快速下车,与等候在此的刘伟和陈学利握手。随即,一行人快步进入展厅。
争分夺秒,陈学利边走边向总理介绍,“威高”指威海高分子材料。总理笑道,“威高”这名字起得好:企业技术和附加值高,才能威风八面。
来到展厅中央,李克强总理驻足在大屏幕前,一边看着PPT,一边听陈学利汇报。七八分钟的汇报幻灯片,总理一页不落地全部看完、听完,并频频点头。
威高集团目前生产有50多个系列、540多个品种、8万多个规格的医疗器械产品以及80多个药品,60%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高端输注耗材、血液设备及耗材、药包材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为60%左右,骨科系列、血液净化系列、心内耗材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0%左右。
“你们的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功德无量。”李克强总理再次称赞威高。
“总理对产业的关注,饱含了民本的情怀。”这一点让陈学利印象深刻。每了解一种产品,总理都会详细询问产品品种及规格,价格比国外降低了多少,市场销售怎么样,给百姓带来多少实惠。
特别是在了解到威高血液净化全系列产品都由威高自主生产,尤其是聚砜膜透析器达到国际第一方阵,并且通过建立血透中心,将透析费用降低了1/3时,总理伸出大拇指,夸威高不仅为医改、医保作出贡献,更为人民健康作出贡献。
总理进而问陈学利:“费用再低些,有没有空间?”
“我们正在努力扩大规模,新建设了1000亩的血液透析净化园,希望能够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成本。”陈学利答道,“我们已有50多家血液透析中心,打算在全国铺设500个点。”
“那就好,希望威高的血液净化产品能够惠及更多患者。”李克强总理又再次叮嘱。
在走到企业自主研发的VIP电动病床前,总理用脚踏了几下脚踏板,拉一拉病床上方的手环,亲自检验产品性能。
“可以做得再精细些!”李克强总理转身对陈学利说,“虽然威高绝大多数产品技术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但离国外最先进技术还有一定差距,一定要不断改进,发扬工匠精神,做到更加精细化,赶超国外!”
考察过程中,总理最关心的就是企业创新问题。在听刘伟介绍说高区正在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医疗器械产业园,并由威高牵头组建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时,总理连连点头,叮嘱相关部门:“一定要支持!”
牢记使命 我们不负重托这样干
“我们要全面积极贯彻落实总理关于支持威高牵头组建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的指示,及时与威高集团沟通联系,继续开展申报工作。”19日晚,总理一行离开高区后,刘伟立即与区党工委班子成员研究部署,计划近期组织威高集团赴国家工信部汇报,加快推进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总理要求各部门全力支持的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正在顺利推进。在市区相关领导的积极支持下,申报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工信部的全力支持。2017年2月,“中心”成功列入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第一批试点),成为省委、省政府重点工程。目前,威高集团已成立了山东省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并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20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建立了创新联盟,正在申报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同时,高区重点打造的18平方公里的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加快建设,即将获批国家医疗器械产业示范基地。
20日早上一上班,陈学利就安排工作人员下通知:“从企业高管到中层、直到一线工人,层层传达总理考察的指示和要求,务必做大人人知晓,件件落实。”
威高骨科产业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邱戈平是在考察现场听取总理指示的高管之一,“听了总理的话,我内心的第一想法是:我们的方向走对了,放心大胆地干吧!”
去年,威高骨科产业集团实现了新突破,历时5年研发,于去年全面推出面向高端市场的、涉及多种材料的膝关节和髋关节的人工关节产品,该系列产品可以实现较全面的进口关节替代。更值得可喜的是,脊柱类产品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还成功挺进美国市场。
研发主宰市场。“按照总理提出的‘威高向高端迈进’的要求,今年我们还将在韧带类、微创类和生物材料领域加大研发力度,生物新材料及定制化的高端关节产品会进一步推动市场增长。”邱戈平说。
在总理考察威高之前,威高血液净化制品有限公司膜纺丝三车间主任张久伟从未将自己的工作与“功德无量的事业”这样的字眼联系起来。如今,他这个在威高血液净化车间里干了12年的老员工,觉得自己“干着一件了不起的事儿,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儿”。按照集团部署要求,张久伟不仅认真学习了总理在威高的讲话精神,还组织车间工人利用班组例会集中学习。“总理来威高,并且特意为我们血液净化产品点赞,这是多大的荣耀,工人们都激动坏了。”张久伟说,“作为一线工人,我们要做的就是认认真真生产好每一个产品,保证质量,不辜负总理的期望。”
按照总理提出的“通过扩大规模,进一步降低费用,惠及更多患者”的要求,眼下,威高集团1000亩的血液透析净化园建设快马加鞭,厂房主体已经完工,内部装修正在进行,企业朝着扩大规模降低成本的目标迈进一大步。项目全部投产后,产品价格以及透析费用将进一步降低。
■撸起袖子加油干
产业集聚发展 让更多企业“威风八面”
李克强总理强调,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群众对医疗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医疗产业目前占我国产业比重不足5%,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市场潜力巨大,要把这一产业做成我国支柱产业。
“高区将认真贯彻总理的要求,依托威高集团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品牌,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刘伟表示。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让更多企业“威风八面”,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是重要载体。高区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着力提升产业配套服务能力,加快医疗器械与生物制药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提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使其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隆起带。
创新驱动是增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高区将全力支持威高集团争创国家制造业(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刘伟表示,围绕创新中心申报,下步将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在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专门拿出12万平方米的空间,作为支撑“中心”建设的硬件支持。其中,4万平方米的研发大厦7月份封顶,组建队伍同步进行内部装修,尽快投入使用。加快建设产业园区。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内全面推进62万平方米的公共厂区建设,集聚禾木医疗、韩国原州医疗器械科技谷等20多个产业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威高四期血液透析过滤器项目投产、占地1000亩的六期可降解心脏支架项目全面启动,做大做强支撑“中心”的产业基础,实现园区收入达到1500亿元的既定目标。同时,加快推进五方共建的电子信息及智能装备发展研究院,积极争取认证、审批等专业平台落户。完善实体公司和创新联盟。以威高集团为核心,进一步联合国内医疗器械优势企业及高校研究院所,扩大实体公司的影响力,提升创新联盟的层次,最终形成调动全国创新力量并转化研发成果的国家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平台,提高申报的成功率。争取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工信部的跟踪支持。以落实总理视察威高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机遇,争取省委、省政府尽快对山东省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给予正式认定;争取国家工信部将“中心”特批为全国唯一的培育试点,集聚更多的产业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端平台,使威海成为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研发、设计、生产、检测、认证、评审等功能完备的国家级试点基地,推动“中心”明年成功获批。
(高区新闻宣传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