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要闻>时政要闻

高新区召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11月7日,高新区管委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前三季度高新区经济总体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力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引领区,全区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前三季度,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85.9亿元,增长8.4%,工业利润、利税分别增长10.4%和10.5%。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6亿元,增长10.1%,其中税收收入占比达到92.8%,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前三季度,高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工业投资增长27%。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2个省级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一期工程2.7万平方米已完成装修,平台和企业已开始入驻。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完成内部装修,专业化厂房主体已完工。24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3.3%,旭顺达科技、茂森OA等12个项目已经投产。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前三季度,高新区实际利用外资8.2亿元,同比增长13.2%;实际利用内资85.8亿元,同比增长12.3%。美国捷普项目、增资7000万美元的香港亿和项目、增资2000万美元的一诺仪器项目等一批外资大项目先后落地。新增上市挂牌企业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到18家,占全市总量的42%。威高股份H股成为全国首批3家全流通试点项目之一。

创新体系提速增效。新增省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1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8家,金猴集团、威高血液净化制品公司获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完成了组织架构体系、内部管理制度、人员选聘等基础工作,成立了威海区域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发起设立10亿元专项基金,10月24日举行中心启动仪式。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哈工大创新创业园、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三大平台先后引进设立研发创新机构23个,组建实体企业25个。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新建2万平方米的政务服务中心,并在两大产业园建设分中心,确保企业办事不出园,享受一站式服务。建设2万平方米人力资源市场,依托威海职业学院与省内23所院校达成合作,开设“企业订单班”,已为惠普等区内企业解决用工2000多人。规划建设17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已建成3万平方米,配套相应的生活设施,帮助企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下一步,高新区还将蓄势发力,在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创新平台和营商环境四个方面作做一步突破。

聚焦产业发展,打造一流产业集群。以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导向,加快打造电子信息、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时尚设计制造三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继续跟踪推进总投资30亿美元的惠普全球激光打印机基地项目,加快打造全球激光打印机产能第一、技术水平第一的新高地,尽快形成千亿产能。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依托威高集团等龙头,加快实施总投资36亿元的可降解心脏支架、投资6000万美元的香港盛望、投资5000万美元的吉威重症等项目,深化与世界500强日本伊藤忠、德国西门子的合作,威高年内主营业务收入将超过450亿元。时尚设计制造产业,支持迪尚集团、金猴集团、联桥国际等转型升级,创建“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尽快突破千亿级产业目标。

聚焦重点项目,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要求加快推进园区、企业建设。在园区建设方面,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7.6万平方米厂房年内完成建设,5个投资过亿元项目投产;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全力创建国家(电子信息)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快推进总投资14.9亿美元的香港亿和、韩国大振等8个惠普配套项目建设。在项目建设方面,加速推进2个省级重点项目、24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年内确保再有纽普生物、德生检测等7个项目投产或试生产。在企业提升方面,重点抓好23个市级工业投资项目建设,全年实现新增销售收入过30亿元企业2家、过亿元企业5家、规模以上企业10家。

聚焦创新平台,提升区域创新优势。持续强化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辐射高地作用。在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加快总投资27亿元、总面积36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建设,依托恒创股权投资基金、医疗器械产业基金、创新创业产业基金和电子信息产业基金4只基金,引导社会资金40亿元,年内完成投资项目5个。推动三大平台持续产生创新成果,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年内列入工信部国家创新中心培育认定,申报科技部国家高端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跟踪推进网络安全产业园等20多个平台和产业项目。推动哈工大创新创业园年内成立研究院4个、孵化企业10家。在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加快建设联桥国家纱线智能化云共享平台、北洋省级海洋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威高医疗大健康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迪尚时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年内再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个。

聚焦营商环境,持续增强发展后劲。统筹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管理等各要素,主动服务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营造一流的营商和创新创业环境。在持续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方面,继续按照“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全员服务”的理念,加大电子信息、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等产业链条的双招双引力度,确保年内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1.8亿元。在有效破解用工瓶颈方面,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作用,继续引进国内外专业人力资源公司,全力满足企业用工需要。在努力实现外贸稳增长方面,针对中美贸易摩擦对区内企业造成的影响,做好调查和政策应对研究,尽最大可能降低对企业影响,重点服务惠普稳定提升打印机产能,推动联桥集团、威高集团、迪尚集团、光威集团等骨干企业出口业务回稳,确保全年完成进出口230亿元,其中出口175亿元,实现稳定增长。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