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野菜生长旺盛的时期,野菜成了“舌尖上的山野美味”,同时也进入了食用野菜中毒的高发期。为保障公众餐饮安全,市局发布预警提示:谨慎采食野菜,谨防食物中毒。 一、不要采摘或购买未食用过或不认识的野菜。野菜种类繁多,非专业人士难以分辨,极易混淆,误食会引起食物中毒,严重甚至危及生命。例如,花形相似的断肠草和金银花、叶片相似的黄须菜和卤蓬,球茎相似的石蒜和野蒜头、果实相似的曼陀罗和秋葵等,误食后果不堪设想;另外,野菜不要混在一起加工,要适量食用,勿以尝鲜为由,滥食野生蘑菇。 二、外出就餐时要选择证照齐全、有笑脸的饭餐饮单位就餐。要少食腌制的酸菜咸菜,腌制的酸菜、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增加,一次性食用过多,易引发亚硝酸盐中毒;慎食隔夜野菜,隔夜久放可能有毒素产生,并且大量的营养素有可能被破坏;外出就餐时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或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诊治,同时可拨打12331进行举报和投诉。 三、餐饮服务单位,尤其是旅游餐饮单位、农村集体聚餐、农家乐、建筑工地食堂等重点餐饮场所,要加强自我管理,严把食品原料关,做好原料食品原料的索证索票和进货登记台账;当下高温高湿,正处细菌滋生的活跃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易发高发,要严格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加工制作食物时要生熟分开,严禁超范围加工生菜、凉菜。 四、发生食物中毒时要妥善处理。一旦误食未知野菜后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四肢胀麻,头昏、头痛,呕吐、腹痛、腹泻、休克等中毒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时要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保留好野菜样品或呕吐物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