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快速在双岛湾科技城集聚;“中国制造2025”示范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一个个国家级试点在这里获批,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实现产业急剧膨胀。致力于打造“百年精品城市”,双岛湾科技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建设高潮。
站在新起点的双岛湾科技城,正在全力打造多元复合、产城共融的生态化精致科技城,向着高新产业新龙头、科技研发新沃土、休闲疗养新亮点、生态宜居新典范的目标全速前进。
围绕龙头 助力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台湾正崴—威海富康电子项目去年4月开工,8月投产;美国捷普主厂区去年10月正式启动;韩国大振扩大生产规模建设8万平方米厂房;香港亿和项目一期10万平方米厂房即将封顶……走进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全球激光打印机生产基地以看得见的速度加速膨胀。
“电子信息产业园重点围绕打造激光打印机生产基地的配套企业开展工作,我们统筹做好各企业前期入驻准备、土地征用、施工建设等工作,确保OA产业链项目能够加快推进。”双岛湾开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医疗器械产业园则做好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威高六期可降解支架项目20万平方米厂房主体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恒瑞新材2万平方米厂房投入使用,设备已安装完毕,正在调试。
在抓好产业链配套项目落地的同时,双岛湾科技城积极推进基地建设,抓好入驻项目服务。截至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园产业双创基地全面投入使用;基地13家签约企业中,亿和精密、旭顺达、爱思特、贝特智联等10家企业已经投产。
医疗器械产业园产业基地一期全部投入使用,9栋厂房已入驻企业,科研楼、公寓楼及园区餐厅投入使用。二期EF区9栋厂房主体全部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目前,已新引进项目27个,总投资约55亿元,出租率近95%。已投产项目6个;进行净化车间建设和厂房内部装修项目8个,其余项目正在进行装修和净化车间建设方案的设计。
搭建平台 推进区域创新中心建设
1月15日,在位于双岛湾科技城的国家(威海)创新中心二期工程工地上,记者了解到,二期工程主要建设区域创新中心大楼,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二期项目于去年上半年开工,已完成止水帷幕工程,目前正在进行桩基施工,已完成70%。位于产业“双创”示范基地的创新中心一期工程2.7万平方米已建成,目前已装修完毕,已有机构入驻。
不仅国家创新中心大楼建设快速推进,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研发办公大楼土方开挖完成20%;工信部电子产品实验检测中心于去年1月份开工,去年12月底已主体封顶,今年将投入使用。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研发大楼装修完成,威高等科研机构已入驻;中试车间已安装设备,达到初步使用条件。
在栋栋高楼拔地而起的同时,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的顶层架构设计和搭建基本完成。
2018年7月5日,威海区域创新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目前已组建运营队伍,逐步建立完善公司运营管理及专项基金管理制度,并积极探索实施研发服务平台建设、投融资服务等工作。
截至目前,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其中,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围绕网络空间安全、海洋电子与智能装备、无人智能系统等,搭建中国电子信息联合会(山东)研究院、可信计算研究中心等13个高端平台,成立实体企业12家,引进了包括沈昌祥院士在内的一批高层次人才。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获批省级医疗器械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已购置各类设备70多台套,强化医疗器械研发能力建设。
高新区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高区作为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承建主体,积极与发改、科技、财政等部门协同合作全面加快中心建设,将通过3到5年的时间,把区域创新中心打造成国内知名的创新品牌。
配套服务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1月5日早6点50分,重新调整线路后的128路公交车首次驶入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调整后的路线新增亿和精密、电子产业园、富康电子、大振、捷普电子、海庄6站。
按照打造全球激光打印机生产基地目标,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汇集了一批世界顶级的OA配套生产企业,各类配套设施也不断完善。园区已入驻投产企业10家,共有企业员工人数2000多人。随着生产基地的快速推进,未来园区员工可达数万人。出行时园区工作人员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园区离最近公交站点为沈阳路上的鹿岛口北站,距离园区1.5公里,离最远企业需要步行30分钟左右。出行不方便,不利于企业招工和办事效率。按照高区提出的“甘当店小二”的服务精神,双岛湾开发办积极行动起来。
“我们多次开会协商线路安排,期间得到了市公交公司和区市政局的大力支持。”双岛湾开发办相关负责人说,在符合公交站点设置的前提下,新增的6个公交站点都设置在惠普OA几大配套产业企业门口,并以企业名称来命名站点,在极大方便企业员工出行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企业知名度。
“有了这趟专线,上下班方便多了!”听闻128路车开进厂区,不少工人喜不自胜。
一条公交线,绘就园区新风景,更成为区内企业服务的暖心路。聚焦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双岛湾科技城积极推动服务人性化,千方百计让企业在区内安心发展。
如今产业园内,大型知名餐饮服务企业入驻产业基地,并针对企业工作需求,提供灵活配餐、电话订餐、送餐上门等定制服务。专家公寓和职工公寓内生活家具配备齐全,最新数据显示,职工公寓已租用95%,专家公寓已租用70%。园区产业大厦内部的党建服务中、企业展示中心、阶梯礼堂、各类型会议室、企业家会所、图书室、健身房等设施正在装修,部分已投入使用。此外,园区内还配套有体育休闲广场,以及超市、饭店、药店等商业网点。
双创示范基地商务政务服务配套
双创示范基地商务政务服务配套
推进园区基础配套建设,软硬结合。双岛湾开发办在电子信息产业园内部围绕配套项目实施5公里7条道路亮化、硬化,并随道路同步完成雨水、污水、热力、电力等40公里综合管线建设。240米羊亭河桥工程完工,羊亭河管线桥已全部完工,桥上电力、热力等管线架设完毕,满足园区企业生产需求。截止2018年11月中旬,实现了配套产业链新建厂区市政设施配套全部通达。
医疗器械产业园新建石山路东延和威高园区石山辅路两条道路,新装路灯280盏,完成绿化6万平方米,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园区吸引力。
打牢基础 提升区域承载能力
高空俯瞰双岛湾科技城,独特的湾区风貌为科技城注入生态活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双岛湾科技城的重中之重。路桥工程、防潮堤疏浚工程、园林景观工程、电力工程、供暖工程等在双岛湾齐头并进,这也是双岛湾呈现出“人来了,鸟不走”和谐画面的关键所在。
防潮堤是坚硬的“铠甲”,在双岛湾则多了一份“温婉”。据介绍,去年建设防潮堤4.5公里,完成疏浚60万方。在防潮堤工程上,建设科技创新园东岸海岸带防潮堤工程、中心岛南防风暴潮海堤工程、双岛湾口门东岸整治工程,湾区岸线更加清晰明朗;在疏浚工程上,顺利完成峒岭河疏浚清淤工程及西岸养殖坝埂清理工程,中心湾区疏浚工程进一步推进,大美湾区蔚然成型。
如今穿行在双岛湾科技城,条条道路扎实牢靠、宽阔平坦。2018年,双岛湾区域完成道路硬化5公里,亮化7公里,道路填方100万方,软基处理6万平方米、单侧人行道8公里;科技新城区域完成道路硬化8万平方米、亮化5公里、人行道3公里。
渔耕文化园一景
眼下,双岛湾区域东岸54万㎡的环湾公园景观工程进入收尾阶段。2018年,完成和兴路、双岛东路、创新西路、沈岛路共11.5公里道路绿化;科技新城区域完成山海路、初张路、凤凰山路、初张辅路等道路绿化10万平方米,将真正实现“春花秋色四季有景”。
与此同时,双岛湾区域正在电子信息产业园规划建设35Kv变电站一座,电力排管建设将随道路同时完成。此外,还规划两个供暖路由,满足区内供暖需求。目前西线路由已完成创新路管网敷设,南线路由已敷设至和兴路与环湾西路交叉口。
生态建设下的蓝色海湾,绿意飘动;智慧建设下的热土双岛湾,生机盎然。双岛湾科技城开发办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双岛湾科技城将继续强化科技引领,全力抓好“一城三园”建设,聚焦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聚焦国家创新平台建设,聚焦城市精致化建设,做好“双招双引”,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精致城市•幸福威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