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省道德模范座谈会在济南山东大厦金色大厅隆重举行,表彰第七届全省道德模范。全省共有60人获第七届全省道德模范称号,126人获得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其中,高新区姜新、黄晋经2人获得第七届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但他们的事迹却让人感动
愿做一架桥 用爱连接两个世界
姜新,盲人推拿师。小时候的一场意外,让姜新几乎双目失明,是爱让他走出了人生的阴霾。他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我是你的眼”活动,带领盲人走出家门感受大自然;组织多场残疾人专题晚会,向社会展示残疾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他热心牵线搭桥,帮助盲人促成美满婚姻;他牵头成立了威海白手杖公益服务中心,带领更多的盲人朋友,参与到社会公益服务中来。
十六岁,一场医疗事故,姜新在一夜之间几乎双眼失明。在绝望与痛苦中,姜新也曾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在紧要关头,母亲抱住了他,她的泪水和恳求唤醒了姜新内心深处对生命的眷恋和渴望。
重新振作起来的姜新,2000年进入烟台盲校,学习中医推拿。学校生活点燃了姜新对未来的期望,从那时起姜新就暗暗下决心,要将自己当成一架桥,一边帮助更多的人走进盲人的世界,一边帮助盲人融入社会大家庭。
2003年,姜新从盲校毕业,和四名同学一起回到威海创业。他们打出盲人推拿的招牌,用坦然、阳光、自信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姜新感受到了盲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他开始组织各种活动,带盲人感受外面的世界。在姜新的帮助和联络下,威海的盲人有了参加文艺演出的机会,能够游览刘公岛,有了爱心车队,还有了就医绿色通道及各类助残公益项目。
一诺千金 20年埋头苦干偿还集体企业欠款60万元
黄晋经,双岛街道西山村村民。1989年,黄晋经担任西山村党支部书记,负责管理村办企业量具三分厂。1996年由于产品的更新换代,企业严重亏损60万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强烈的责任感促使年逾不惑的黄晋经承包下亏损的企业。从1996年到2016年,黄晋经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用了20年的时间将村集体企业欠款60余万如愿偿还,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诺言。
原以为,量具三分厂就会这么顺风顺水地发展下去,可是到了本世纪初,电风扇手动定时器的市场逐渐被电子定时器所取代。西山村量具三分厂由于缺少相应的技术人员,未能及时跟上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生产的手动定时器一下子没有了市场,成了一堆废铁堆积在仓库。
为了这一句承诺,1996年,黄晋经承包了已经亏损的量具三分厂,改名为正工机密机件厂,承担起偿还村办企业欠款的责任。为促使企业尽快盈利,黄晋经先带领机件厂转型,给全国各地的量表厂生产配套零件,后又转型为广泰、北洋等大企业加工零部件。为了让厂子实现快速盈利,什么零部件有市场,他们就生产什么。船小好调头,紧跟市场的策略,为机件厂带来了丰厚的利润,黄晋经将这些钱除了用于发放工人工资、更新设备外,其余的钱全部用于偿还欠款,从未想过自己用来好好享受。
2009年,黄晋经看着村办企业所欠债务所剩不多,再加上自己年事已高,他将机件厂交给儿子管理,并嘱咐儿子要记得还债。历经20年,村办企业的债务终于偿还完毕,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诚信大叔”。
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义行善举,向社会传递了温暖的正能量,今天,就让我们向模范致敬!
向每个平凡人的奉献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