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互动交流>在线访谈

威海高新区商务局负责人介绍2019年1-11月外经贸情况

【威海高新区政务信息网】您好,首先请您介绍一下2019年高新区吸收外资情况。 

【高新区商务局副局长胡涛】今年以来,高区以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为抓手,坚持既定的“5321”招商模式,围绕我区产业特色,突出聚焦五大产业、依托三大科技园区、两个龙头企业、一批创新载体平台,全力推进双招双引,吸收外资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年引进外商投增资备案项目38个,总投资7.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亿美元,增长20.8%。引进项目呈现投资大、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全年引进总投资过千万美元的外资项目10个,引进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占引进项目总数的80%以上,医疗器械及医药、电子信息、时尚设计制造、新材料及制品、智能装备5大产业集群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区使用外资总额的70%以上。

【威海高新区政务信息网】请您介绍一下2019年高新区外贸转型升级情况

【高新区商务局副局长胡涛】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和国内传统优势减弱等多重挑战,我区把握住“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实施外贸转型升级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各项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被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等14个部门正式认定为省级外贸转型升级试点县(市、区)。一是培育特色外贸产业,集群规模优势显著。电子信息产业拥有惠普打印机、新北洋、华菱电子等多家骨干出口企业,是威海市的主要特色出口产业,打印机、专用打印机设备等产品远销130个国家地区。医疗器械及医药产业,以威高集团为龙头,建有山东省生物医学材料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医用针、输注耗材、植入类医用制品、创伤护理等产品销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时尚设计制造产业,形成了以迪尚集团、联桥集团为龙头,集服装面料和辅料生产、时尚创意设计、生产加工、服装整理、国际贸易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2018年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服装),出口国家地区达到90多个。二是坚持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新动能集聚。全区高技术的产品出口占全市总额的40%以上,2016年以来出口各类高新技术产品129.8亿元,占全市的近半壁江山。外贸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民营企业成为全区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占全区外贸总值的52.8%,对外贸易总量实现较快增长。优化自主品牌建设,全区现有注册国际商标18个,注册国别达到40多个。山东省重点培育的国际自主品牌7个,市级重点国际自主品牌企业达到6家。今年品牌企业出口增长11.8%,出口产品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三是推进结构优化调整,进出口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优化出口市场结构,今年以来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境外展会169家次,800多家企业与160个国家地区建立经贸关系,对韩国、日本、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实现全面增长。260家企业与5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贸易往来,增长19.8%。优化外贸主体队伍,新增外贸经营者备案企业120家,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和一般贸易出口,总量和比重不断提高。优化进口结构,扩大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今年各类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10%,大宗原料进口增长4.3%。四是扎实推动外贸新业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初具规模。积极开展跨境电商实训基地建设,以“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为工作重点,支持山东大学(威海)、威海职业学院、威海方正外国语学校开展跨境电商实训,实现“共通师资、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共享建设成果”。目前,已建成威海职业学院、威海方正外国语学校两处跨境电商实训基地,年向社会输送各类跨境电商人才超过千名,对促进外贸新业态发展,培育竞争新优势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础。鼓励支持行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与阿里巴巴、敦煌网、亚马逊等国内外著名第三方平台企业开展合作,已有40多家企业加入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开展业务。

【威海高新区政务信息网】请您介绍一下高新区在优化涉外营商环境做了哪些工作。

【高新区商务局副局长胡涛】为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更加专业、精准、高效、系统地服务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外来投资企业,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我们制定了《高区招商“服务大使”工作规定》,成立高区招商“服务大使”协调推进工作组,从23个与企业投资经营密切相关的单位,选派了70名素质高、能力强的工作人员作为招商“服务大使”,对全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实行配档服务全覆盖,为项目和企业提供政策法规咨询、项目协调推进等一条龙服务,推动招商引资项目顺利落地,促进外来投资企业快速发展。对重点外商投资企业建立“点对点连接”的“绿色通道”制度,专人靠上去提供全程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真正做到主动服务不推诿、协调服务不扯皮、高效服务不拖拉、廉洁服务不设卡。 

【威海高新区政务信息网】感谢您今天参加本次访谈,再见。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