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位于火炬创新创业基地的山东善思明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一如既往地热闹,研发人员正抓紧时间测算数据,修改软件程序,创始人吕杨时不时地提供技术上的指导,火热的气氛给这个乍暖还寒的阴雨天增添了一份温暖。
2013年,从法国学成归国的吕杨在市人社局和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的帮扶下,一手创办善思明科技,组建优秀的研发团队,落户火炬创新创业基地。善思明自成立以来,在 2013 年度即被列入山东省人社厅留学人员来鲁创业启动支持计划,2014年度被列入人社部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2016年得到“双软认证”“系统集成四级”资质以及中国留学生创业园联盟的“最具成长性创业企业”的称号,2015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017年1月成功挂牌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截至目前,善思明科技累计获得三十五项软件著作权和一项实用新型专利。
吕杨在归国前一直从事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方面的工作,对新兴的体感技术、物联网和云计算拥有丰富的经验,且此前曾为法国国家水域水环境管理署(ONEMA)设计建设完成了法国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对水资源管理领域有所涉猎,所以他给善思明科技的定位是致力于水利水文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的研究与提供。“善思明”由英语Charming Solution组合成的CharSming音译过来,意为“做有魅力的解决方案”。
据吕杨介绍,善思明科技自成立以来,专攻智慧物联网、智慧城市、水利环保信息化以及水利大数据等相关软件产品的研发推广,先后为国内众多省市提供了数十个水利水文信息化解决方案。已研发完成水利水文大数据平台、水环境信息管理平台、水利智慧物流联网解决方案、水资源管理全信息数字化系统、水文仪器检定管理系统、流量监测系统等一批先进的信息系统与解决方案。
“我们研发的河长制全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可以有效解决复杂水问题,完善水治理体系,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介绍起善思明科技的产品来,吕杨滔滔不绝。这套系统收录了完整的河道信息,且设计了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级五级河长,联系部门以及分级平台管理员等角色,不同角色有不同的功能权限,各自对所辖行政区域进行分级管理,做到了覆盖到基层,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管理问题。工作人员可以将每日巡河数据上报平台,管理平台针对采集数据进行精准统计分析,便于河长管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督导查办。这一平台对水利及环保信息资源全方位整合,统一规划,相比以往传统的信息自制模式,在处理日常事务中不仅更加节约人力物力,而且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防汛抗旱是水利的根本,针对这一需求,善思明科技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在河道及水库安装传感器,监测流量,通过物联网上传大数据平台,以便提前预估水库将要达到的水位,是否超出水库库容,在汛期提前做出应对措施,及时泄洪,防止发生洪涝灾害。善思明科技还提出了利用墒情传感器探测土壤含水量的方案,可以根据下游土壤的需求及时从水库调水进行灌溉,避免干旱情况的发生。
洪水预报软件是善思明科技新开发出来的产品,通过流域建模,掌握雨量、水位、流量等信息,同时计算河道沿岸土壤的吸水能力,以预知洪水的到来,及早应对。吕杨表示,未来还将对这款产品进行不断地完善更新,以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经过几年的发展,善思明科技迅速成为水利环保信息化行业的佼佼者,在这场占领市场的硬仗当中,其强大的研发团队功不可没。善思明科技专业从事研发的人员有18人,多为创始人吕杨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专门聘请的人才,工作背景涉及物联网、软件开发、云计算、体感设备、传感器、无线通讯、工业自动化、水土保持、水环境、数学建模、地理信息、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除此之外,善思明科技还拥有专业的测试团队,对产品进行软件国际ISO9001标准测试,严格把关产品质量,同时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济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为研发中心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谈起对未来善思明的发展规划,善思明一班人信心满满,他们的团队正朝着将善思明科技打造成为“最专业的水管理专家”这一方向努力,将进一步开发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可视化的互动界面,让软件更加智能、更加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