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解放思想、开阔眼界的学习之行,也是一次对标先进、明确方向的收获之旅。
7月23日至27日,双岛街道组织街道党员干部先后到淄博、河北两地学习考察。
来去5天,考察学习组辗转两省三县,行程数千公里,走进乡村振兴模范村,探访红色教育基地,学先进、强信念,考察学习行程紧、安排满,收获多。
“大家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明确了思路,初步达到了效果。”双岛街道党工委书记郑建总结这次考察学习时说,“这次考察虽然结束了,但解放思想的步伐、利用先进经验推进双岛街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探索才刚刚起步。”
产业+人才,带动乡村振兴
面临乡村振兴、棚户改造、双岛湾科技城大项目不断入驻等发展机遇,双岛街道如何抓住机遇,促进辖区10个村的村集体经济更上一层楼?考察学习组首站选择了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中郝峪村,在这里寻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乡村振兴的“答案”。
中郝峪村是典型的山林多耕地少的小山村,全村113户、360人。2003年,该村依托优良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过十几年的时间,现已发展成为了规模化种植、农副产品制售、休闲、娱乐、服务为一体的新六产发展格局。2018年,该村全年共接待游客60万余人,全村综合性收入达到3000万余元,人均年收入突破4.3万元。同年6月,该村“生产队大食堂”开始营业,村里所有股民全年免费三餐。
7月23日晚,考察组到达中郝峪村后,被安排在村民经营的民宿中居住。民宿内,每间房屋的装修风格、床上用品都是统一的,非常规范。
据该村工作人员介绍,2011年,村党支部牵头,采取“支部+公司”的模式,成立幽幽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化运作、单体承包责任制和村民入股的方式,负责全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运营。村里所有的游客接待、服务由公司统一安排,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统一标准,所有单向收费都由公司统一收取,所有收入每天由公司公开账目,杜绝了业户之间竞相压价,恶性竞争。
走进中郝峪村的“八大美食体验坊”,面条、煎饼、豆腐、豆腐盒子、大碗茶等这些看起来非常普通的食物,却因为加入了现场制作的体验环节,而受到游客尤其是来此夏令营的小朋友们的欢迎。
“这种体验式旅游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参观之后,郑建说,“目前,辖区北郊、卧龙等村也打算发展乡村旅游,威海有花饽饽、蜢子虾酱等很多传统食品的制作工艺,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旅游模式。”
在中郝峪村参观学习时,接待考察学习组的工作人员大都是二十多岁的青年。“这是我们村的一大特色。”中郝峪村党支部书记赵东强说。据他介绍,为推进中郝峪村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村党支部坚持人才兴村,通过落实待遇保障、提供创业平台等广泛吸引人才进村。目前,村里已招聘50多名大学生,专门负责乡村旅游。
这个平均年龄仅为25岁的年轻团队,充分利用微信、微博、互联网,用动漫、各种比赛来推介中郝峪村的农家乐。为避免乡村旅游同质化,他们不断在项目创新上开动脑筋。现在,中郝峪村既有出溜香面条、老梁煎饼、四婶子豆腐等乡味浓厚的特色小店,也有王者荣耀、小猪快跑、攀岩等现代感十足的娱乐项目。这些项目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又与时俱进,老少皆宜,一年四季都有得玩。据统计,中郝峪村一年光接待夏令营学生就达9万人次。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人才是魂。“双岛街道的前双岛、双岛西山等几个村庄,也正是因为有产业的支撑,才有村强民富的良好局面,但也存在缺少人才的问题。”双岛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于亚宁感慨地说,“当前,我们要引导辖区村庄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在确定好产业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想办法引进和留住人才。”
学习先辈精神 吸取前行动力
结束淄博的考察,考察组马不停蹄,来到河北省西柏坡纪念馆教学基地。
当前,双岛街道正处于服务园区建设、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工作的攻坚期,工作推进过程中,街道党员机关干部遇到了一些挫折,很多人出现了犹豫徘徊。安排考察学习组到西柏坡,目的是为寻找初心,汲取力量。
1949年3月,中共中央从这里出发,前往北平。在这“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驻扎不到一年中,党中央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这是一次走向胜利的主动挺进。革命队伍那份豪迈,那份坚定,那份从容,那份初心,在天地间熠熠生辉。
在西柏坡,双岛街道党员和领导干部在五大书记铜像前献花致敬,并重温入党誓词,随后,考察学习组成员参观了西柏坡陈列展览馆、西柏坡廉政教育馆、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和国家安全教育馆。
大家听着讲解员动情的解说,看着一个个浴血奋战的战斗场景,更深刻地体会到共产党员的无私胸怀与博大胸襟,真切感受到伟大的西柏坡精神催人奋进的力量,心灵上得到洗礼,思想上得到熏陶,素质上得到提升。
考察学习组的成员们纷纷表示,当前双岛街道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自觉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政治本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双岛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加强班子建设,凝聚干事创业精气神
探访完西柏坡,考察学习组又来到最后一站——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两次考察调研。
早在30年前,塔元庄村曾是个寸草不生的荒滩地。面对村民增收致富的殷切期望,该村通过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旧村改造、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一系列动作,逐步走上了“农业产业化、养老市场化、旅游规范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去年,塔元庄村集体收入达到1100多万元。
在塔元庄慧聪网基地,琳琅满目的特色农产品,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2013年,塔元庄与慧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河北首家慧聪塔元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成了服务、展示、交易、孵化、创业、培训等六大中心。
慧聪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公司对塔元庄生产的面粉、花生油、小米、大米、牛蒡酒等农产品进行统一进行设计、包装和销售,并注册了“塔元庄”商标,他们利用电商、物流等现代平台,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将“塔元庄”农产品销往京、津、冀、鲁、晋、豫等多个省市,村民的年人均收入已达到2万多元。
“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推动互联网经济与农村经济深度融合,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是信息化时代的一个必然选择。”双岛街道筹建处副主任邹琳表示。
“印象最深的是旧村改造。”于亚宁说。他表示,棚改回迁房的分配大都采用“抓阄”方式,但塔元庄并未采用“抓阄”,而是靠该村党支部书记尹计平一个人指定房号,这就可以看出塔元庄村“两委”班子是团结实干的班子,是能干肯干的班子。基层只要拥有一个好班子,领导带好头,办事公道、决策公开,好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最终都能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