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全市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现场观摩第七站来到高新区。
高新区健康文旅样板片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涉及21个村庄。2019年,片区集中建设了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2020年集中打造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形成北部打造新型城市社区,南部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差异化格局。
医疗器械产业园外景
健康文旅样板片区亮点展示
■马石泊村
曾被认定为省定贫困村的马石泊村,如今已通过优势企业联建带建等方式,走出了一条脱贫摘帽、村情和谐、富民强村的康庄路。
今年,马石泊村对村内160余亩樱桃、葡萄、草莓采摘园进行统一规划运营,打造“泊上风情”休闲采摘园;利用扶贫资金种植碧根果90亩,并转租给企业,预计实现村集体年增收3万元;与五十一号农场党支部共建联建,预计村民共年增收约70万元。同时,还将探索里仁积分治理体系,建设幸福食堂、巾帼信用超市等,提升群众幸福感。
马石泊村康养小院历史文化展示
■五十一号农场
五十一号农场是以苹果种植为特色的产业园区。
五十一号农场3500亩的土地每年租金240万元,农民务工工资800万元。今年以来,五十一号农场三产融合进一步提质增效:新增维纳斯黄金种植面积300多亩,同步推广“黄胖子”品牌苹果线上和线下销售,实现销售收入近2000万元;以打造威海市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研学实践和农事体验等。
五十一号农场“苹果部落”田园综合体
■远庄村
远庄村积极探索“以村联企、以企带村、村企共赢”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不断加快村庄振兴步伐。
今年,远庄村与五十一号农场共建苹果部落党总支,利用村内土地打造黄金维纳斯苹果新品栽培示范园,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形式,发展“订单式”农业。远庄村还发动群众整治村庄环境,清理三大堆200多处,建设农村公厕1处,推进户户通工程、农村规模化供水改造,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
三长线附近花开农户家
■小馆村
以往,小馆村是典型的穷村。现今,小馆村打开思路,坚持把资金引进来、把人才留下来,把劳动力、农产品输出去,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路”。
目前,小馆村已引进一处加工车间解决村内妇女务工,并组建劳务队伍外出务工。村内建有社区养老院1处、乡村车间1处。此外,村内还建有白蜡、茉莉花等苗圃220亩。通过产业项目带动,小馆村每年可获得收益6.5万元,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小馆村休闲广场
■靠山村
实施村企联建工程的靠山村,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方式,联合北海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种植黑松、雪松等苗木120余亩,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余元。
利用上级扶持资金8万元,靠山村流转土地4亩,新建4个种植大棚,组织村民种植羊肚菌,并由广植公司负责提供菌种、技术指导,后期统一回收销售,预计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4万元。
■佃里院村
作为今年高新区健康文旅样板片区着力打造的示范点,佃里院村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突破口,建起80亩现代葡萄种植园、20亩梨树园、10亩桃树园,预计年可增加集体收入9万元。
佃里院村还成功租赁青旺生态园16个冬暖大棚,计划与周边生态园连片打造休闲采摘基地。同时,与国药集团就建设中药种植基地一事达成合作意向,预计年可增加集体收入13万元。美丽乡村建设方面,佃里院村建有“片区-小队-户”三级网格,并成立5支“守望相助”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美德孝善”服务。
青旺科技农场
■广植生态农业
广植生态农业尚甜园农业综合体项目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建成食用菌定制大棚6个、食用菌种植示范大棚6个、冬暖大棚8个。
广植生态养殖的食用菌
该项目与鲁东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珍稀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珍稀食用菌技术创新中心”。今年,该项目将重点打造羊肚菌生产线和菌棒加工车间,实现羊肚菌等珍稀食用菌的菌种研发和规模化生产。目前,已流转院下村土地和林地1000余亩,带动村级增收65万多元。项目建成后,计划雇佣周边村民200余人,每人每月可带动增收3000多元。
■威海蓝呱呱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威海蓝呱呱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二三产融合的新业态科技型农业公司。蓝呱呱农业项目,也是今年高新区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带动的主力军。该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种植规模超过2000亩,旨在打造集种植、加工、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目前,该公司已开展甘薯加工、营养液提取、青汁粉提取等,建成地瓜标准化精加工车间2个,年产薯干350吨,主要出口日本市场。
此外,该公司还在长夼店子村流转土地,打造1000亩地瓜和700亩榛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成储存500万吨地瓜的地瓜窖子,发展订单式农业,年产地瓜约2200吨,年增加村集体收入40多万元,增加村民收入32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