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要闻>时政要闻

全市最多!我区4家企业全部入围首批山东省数字化车间名单

日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1年山东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名单,高新区组织推荐的威海天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威海三阳服饰有限公司、威海万丰奥威汽轮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全部入围省级数字化车间,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本次评选全省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是省工信厅首次组织申报,目的是大力推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带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确保申报效果,区经济发展局组成专业队伍,一方面迅速对区内重点企业进行拉网式摸底调查,另一方面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帮助企业整理材料并成功入围。



威海天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车载电源产品数字化车间,通过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现代化企业管理技术方面的应用,深入电子产业供应链关键环节,建成以智能设备为基础、以体系管理为依据、以EQMS和MES系统为核心、以智能决策为目的、以信息安全为保障的综合化信息管理车间。车间设有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数字化生产指挥中心、项目管理中心,三大中心围绕产品的生产、研发、销售,提供设备接入接口,具有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处理、传输等功能。通过智能化设备、自动机器人与各信息系统的联调联控,实现生产数据、设备信息、经营数据的实时采集、共享、分析与反馈,进而实现车间的数字化管理,指导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



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型注射器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以MES系统为信息核心,通过供应链大数据,前端以公司采购集中、卫星式供应商管理,统一标准、降低成本,后端通过运用PLC、RFID、OPC、AP、PDA、条码等物联网技术,将具备自动功能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实现100%串联互通,对设备25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100%监控,采集频率5s/次,真正做到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控。车间将智能物流、质量控制、设备、能源控制、KPI管理相串联,实现了产、供、销全链条信息串联互通,并与EAS、PS、BPM等多系统集成强化数据共享,提升了即时管理水平。该车间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数字化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实现对物流、能流、物性、资产的全流程监控。采用先进控制系统,工厂自控投用率达到100%,关键生产环节实现了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和在线优化。



威海三阳服饰有限公司的三阳数字化车间,部署了SCM、MES以及WMS等信息化系统通过虚实结合的孪生镜像,将实体车间生产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从订单、计划、原材料出入库、加工、检验、到成品入库的一系列过程均得以精准控制。以信息化系统与自动化设备相结合,促进制造自动化,流程智能化。通过AGV小车,智能分拣机械手,智能吊挂系统,智能分拣送料系统的导入,解决整个制造流程的智能循环,通过智能打印、印花、分拣、收料、裁剪、上架等系统的导入实现整个制造流程的自动化。有效解决了行业内普遍存在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进度不匹配、交付不及时等行业难题。进一步实现了车间内多个设备智能控制与联动的核心功能,打破了服装依赖手工操作、人力运输等“人治”管理的低效生产模式。



威海万丰奥威汽轮有限公司的机加工车间,包含数控一体化车床、机器人加工单元、自动清洗线、自动动平衡机、自动氦检气密性检测机、自动刷毛机、自动分拣系统等设备。主要针对铝合金轮毂进行车削、铣削加工,并对其进行在线检测,机加工车间日均产出10000件,可同时满足主机厂及售后客户不同品种、不同批量的订单需求。自2017年起,威海汽轮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机加工车间分批配置智能生产系统,先后安装了MES系统、OEE数据采集系统、车床自动提速系统。采用数控化的生产及物流设备和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可达成混流生产、自动化上下料、优化加工参数、生产过程实时监控以及在线精度检测,旨在提升车间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设备信息的互联与集中监控,达到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智能化。

下一步,区经济发展局将深入推广数字化车间培育创建经验,引导带动相关行业企业和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培育形成一批效果好、成本低、易推广的新兴技术应用模式,助力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徐慧敏)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