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一早,迪尚集团欧洲第三中心业务经理宋莉莉就忙活起来,她要和3D设计工作室设计师陈首成合作,为国外客户搭建一间虚拟试衣间,她负责挑选客户想要的服装品类布置实体房间,陈首成则通过拍摄、合成等技术手段,将这一切变成3D实景,客户可以身临其境,720度旋转试衣间内的场景。
这是迪尚集团结合国家经济双循环发展,探索人工智能化的产物。迪尚集团以汇聚国内外优秀设计人才为基础、以服务服装产业为目标,在“工业互联网+工业”“工业互联网+服务业”等领域纵深探索,全力打造迪尚服装设计创新中心公共服务平台,集时尚创意、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品牌孵化、市场运营、科技创新为一体,全面释放平台对产业发展的倍增效应。
客户坐在家里就可以进入虚拟试衣间,在3D应用系统里,他不止可以看到现有的产品,还可以变换角色成为设计师,自由切换数据库中的面料、颜色,衍生出更多衣服。这样的体验,随着迪尚服装设计创新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从理想变为了现实。
迪尚服装设计创新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后给服装行业带来了怎样的变化?作为一线业务人员,宋莉莉亲身经历了这一场伟大的变革,她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以前是客户喜欢什么样的衣服,我们给他选款,然后打包快递过去,或者带着几个大行李箱漂洋过海地出差,现场挑选后,我们给他们打样做衣服,再快递,再筛选。哪怕是需要修改一个口袋或者领子的形状,我们都要重新打样邮寄,一件样衣从制作到最终确认大约需要一个月。”宋莉莉说,在平台支持下,搭建虚拟间、客户调配自己喜欢的款式、来回沟通,整个过程只需要3-4天,这样的变革带来的是效率和业务量的双提升。
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样衣库找到自己想要的款式?以往只能看图册,现在通过智能仓储技术,可以在15分钟内拿到自己心仪的样衣实物,颠覆了传统的货架式仓储模式,这也是迪尚服装设计创新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给服装行业带来的新变化。
“您在这里选择自己喜欢的款式,然后点‘调出’,系统会自动锁定您选择的样衣位置,通过轨道传送过来。”6月20日,迪尚集团垂直供应链管理部智能样衣库经理张晓腾,向客户介绍着智能仓储系统,二人现场操作起来。
智能仓储系统囊括了服装的全品类,针对重点样衣还收录有相应的CAD版型,使用者可分类检索,通过智能库选取下架,选择心仪的样衣借用,被筛选掉的样衣会自动返回仓储系统内。
“以前光看图片,看不到实物,光凭想象选款经常会出现选错的情况,做出来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如此就要多次打样调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现在通过这个系统很快就可以调出我想要的样衣,完全可以避免以前那种情况,非常方便。”日本一服装公司驻中国办事处负责人王磊表示。
未来,迪尚集团还将进一步对接中国服装协会等资源,提升平台使用效果,把平台的公共服务属性打造完善,吸引更多优秀设计师工作室、面料供应商入驻,推广到全国、全球的用户来共同使用,作为公共资源为整个服装产业链服务。 (刘思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