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村镇下辖41个村(居),面积105.29平方公里,占高新区总面积的72.2%,辖区总人口6.6万人,是高新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立足高新区打造西展新核心的定位,初村镇正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进程,北片区实现一步城市化,推进17个村的棚户区改造,打造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推进蓝湾整治、双岛东路南延等重点工程;南片区则加快乡村振兴,大力推进高新区健康文旅样板区建设“1152”发展战略,形成了五十一号农场黄胖子苹果、蓝呱呱蓝莓和冰薯、佃里院草莓和圣女果、广植食用菌、马石泊花饽饽等特色休闲农业品牌。同时,围绕西展新核心,初村镇加强生态宜居建设,打造西部环山路景观带、西部山村旅游产业带。
前期已对初村镇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进行全面展示,本期公众号将展示初村镇产业集群。
产业兴旺 双园崛起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国三个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十三五”时期,高新区咬定“强化科技引领,实施工业倍增‘563’战略”不动摇,走出了一条“产业集群化、园区专业化、发展差异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先后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成为全省唯一“双区合一”开发区,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营业收入“两个倍增”,工业主要指标占全市“半壁江山”。百亿级企业、冲击新目标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市首位。
初村镇作为高新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北部片区汇集了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全球激光打印机基地、国家区域创新中心等大型产业集群,南部片区则拥有五十一号农场、蓝呱呱科技、君品园等10个规模500亩以上的现代农业项目,规划苹果、释迦、灵芝、草莓、核桃五大部落,发展乡村旅游、休闲民宿等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北部片区工业企业与南部片区农业产业吧~
北部片区工业企业
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
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位于初村镇主干路山海路西侧,总面积18平方公里,获批医疗器械领域全国唯一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该产业园建成发展区内已有威高集团、大正医疗等行业龙头企业汇集,产业规模已达到500亿元。集中建设区按照“园区共建、设施共用、平台共享”的模式进行打造,纽普生物等30多个项目入驻,入驻率达95%,总投资30多亿元,同步引进了山东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
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
园区内威高集团始建于1988年,致力于发展主营业务医疗器械和医药,拥有80多家子公司以及3家上市公司,员工3万多人。威高集团下辖医用制品、血液净化等12个产业集团,拥有输注耗材及设备、输血器材、心内耗材、血液净化设备及耗材品等1000多个品种、15万多个规格,医疗器械在全球前15大细分市场中进入了11个领域,成为全球品种齐全、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医疗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制造商。获得国家863产业化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国企业500强、中国信用企业500强、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全国自主创新示范单位、全国实施卓越绩效先进模式企业、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全球卓越绩效奖等荣誉称号。2020年中国企业500强第375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176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65位,中国民营制造业500强92位。
威高集团
除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外,镇辖区内第二大千亿级产业园便是威海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它位于初村镇双岛路东侧,是威海市十大高端产业园区之一,同时也是威海高新区“一城三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园区抢抓发展机遇,坚持科技引领,大力实施工业倍增“563”发展战略,已发展成拥有美国惠普、美国捷普、香港亿和、韩国大振、韩国奎科、新北洋、北洋集团、天力电源、海富光子、渔翁信息等龙头及高科技企业,产品涵盖12大类100多个品种,形成了以高端打印及扫描设备、物联网、信息安全及高端软件三大类产品为主导的产品产业体系。
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
从留住韩国三星,到引进美国惠普、美国捷普、香港亿和、台湾正崴、韩国帝吉可、韩国奎科、台湾盈太、香港威斯等打印机项目,高新区以打造全球激光打印机基地为战略目标,逐步形成千亿级激光打印机产业集群,真正实现“产业全链条、供货零库存”。至此,威海构建了打印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未来将形成2000万台以上激光打印机产能,全球每3台打印机就有1台“威海制造”,威海将成为全球的激光打印机之都。
全球激光打印机基地
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位于双岛湾畔,占地168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建设集科研、中试、中介、商业、酒店、公寓等服务为一体的科技综合体。作为全市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是打造“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的龙头平台。按照“事业单位+公司制”的模式,区域创新中心组建威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暨郭永怀高等技术研究院,依托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山大威海工业技术研究院等4个重大创新平台,鼓励和引导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以互相参股、互动融合的方式加入,构建“1+4+N”创新平台体系。
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
目前,威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已成功获批山东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共同体,正在加快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孵化能力。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正计划与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共同建设工信部创新成果产业化中心,并设立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威海分中心,在威海打造由工信部部署7所高校院士及专家团队引领的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同时,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正在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品实验检测中心、山东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建设,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及海工装备产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实验检测服务。
南部片区农业产业
与北部片区不同的是,南部片区主要发展规模大、标准高、集聚度强的现代农业。其中威海市五十一号农场有限公司位于初村镇远庄村,占地3200亩,是一家集苹果种植采摘、乡村休闲旅游、果品贮藏销售于一体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场坚持以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动力,优选品种“威海金”,自创“黄胖子”品牌并已通过国家绿色认证和GAP认证,同时完成与威海市农业科学院开展的“苹果无袋生产配套技术研究集成与试验示范”项目,提高果品产量与品质。此外,农场还参与威海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发起的地方标准制定3项,北京化工大学发起的国家标准1项,推进了威海苹果产业的标准化发展。同时坚持以科技创新保持现代农业的发展动力,已参与发布现代苹果种植相关实用新型3项。
五十一号农场
农场在现代化果品种植管理标准、现代化节水灌溉技术、现代化养殖废弃物循环使用、现代果品筛洗贮运、现代化“田园综合体”生产运营、现代化农业行政管理,实行现代农业的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拥有大量实践经验,经济示范力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作用显著。除苹果种植外,农场创新管理模式,开辟文化休闲活动区,配有动物园、自助菜园、户外运动区等,有机地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服务紧密结合在一起,能够满足游客生态观光、休闲采摘、亲子娱乐、运动拓展、科普教育等多方面需求,努力争创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省级田园综合体。
小蘑菇撑起大产业。以珍稀食用菌为主营产业的威海广植田园综合体发展有限公司占地面积1030亩,2018年3月开工建设园区,不到两个月,广植就和鲁东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开展珍稀食用菌产业技术研发;今年10月16日,华曼(威海)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正式揭牌。同专家们一道,广植目前正在进行羊肚菌、白灵菇、黑皮鸡枞等6种珍稀食用菌新品种的试验种植和推广生产,年可实现销售收入约5000万元以上。
广植农业
随着种植基地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依靠这里富起来的村民也越来越多。目前,除初村镇外,园区已和界石镇、宋村镇、乳山寨镇和上庄镇等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每年可为全市培育新型专业化职业农民500人以上,带动周边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50个。此外,广植不仅大力发展珍稀食用菌的深加工,同时整个园区配套的苗圃种植、食用菌采摘、休闲农业观光游玩等项目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文旅康养体验区,广植正建立起珍稀食用菌体验馆和观赏采摘区,让游客通过观光旅游的形式,体验食用菌产品的生产和健康养生新理念,年可带动实现综合产值1.5亿元。
威海蓝呱呱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9月,位于镇驻地西北方向。生态园区具有各类大棚、果树栽培、原料贮藏窖、加工车间冷风库、三个大型垂钓场、娱乐设施和餐饮等。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主力发展甘薯、蓝莓种植并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制成冰薯、地瓜干、地瓜条、地瓜丸、地瓜丁及蓝莓地瓜复合果蔬汁和地瓜茎叶轻汁粉等产品。
蓝呱呱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经过几年发展,蓝呱呱生产的地瓜系列产品远销日本。为解决原材料难题,蓝呱呱在初村镇长夼店子村流转上千亩土地,发展“党支部+合作社+企业”的订单式农业,打造地瓜标准化种植基地,预计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40多万元,增加村民收入320多万元。一产二产深度融合,三产发展齐头并进。
长夼店子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项目规划图
在蓝呱呱休闲产业园蓝莓体验采摘区,从蓝莓种植,到保健品加工,再到采摘、研学和康养旅游项目都发展的如火如荼。下一步,蓝呱呱将通过线下物联网和线上互联网的有机结合,聚集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加快打造采摘、研学、康养和乡村旅游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蓝呱呱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除大型现代化农业生产外,初村镇还以农旅结合为载体,积极打造旮旯山庄、悠然农场等生态农业体验园,发展以草莓、圣女果、火龙果、甜瓜、有机蔬菜采摘为主的休闲旅游项目,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产业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带动农民致富。初村镇坚持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工农互促、城乡互补”的发展思路,实现群众增收两个1000万:即在北片区,引导威高集团、大正医疗、新北洋等200余家工业企业吸收适龄农民变身产业工人,年增加农民收入1000万元;在南片区,通过10个农业项目,鼓励农民流转土地或以土地入股,到农业企业打工,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年增加农民收入近1000万元。在发展兴农产业项目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实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程,全镇41个村居中,共有22个村领办23个专业合作社,覆盖率达54%,全市最高。
产业兴旺、双园崛起,初村镇立足西展新核心的定位,正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斗着、发展着......(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