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稳岗就业>公示公开

高新区4050”社保补贴集中申报时间开始啦!

    高新区2021年度“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集中受理开始啦。

线下集中申报时间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31日,符合条件的人员可携带身份证、二代社保卡、户口簿(外地户口带居住证)到各街道(镇)便民服务大厅申报,也可通过山东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网上服务大厅线上申报。2020年度已申报成功的,无需重复申报,复核通过后,补贴资金将直接发放到本人社保卡上。

一、补贴范围

就业困难人员在威海行政区域内灵活就业后(从事城市便民利民服务、家政服务、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种临时性劳务以及从事家庭手工业、工艺作坊等)到街道(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简称基层就业服务平台)申报灵活就业登记、并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档案托管手续和缴纳社会保险费满一年以上,经认定符合条件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二、就业困难人员范围

具有威海市户籍或者持有威海市有效居住证,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以身份证年龄为准),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且在威海市范围内进行失业登记的下列人员:

1.上年度末,女性年满40周岁、男性年满50周岁的本市用人单位就业转失业人员;

2.零就业家庭成员;

3.低保家庭成员;

4.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成员;

5.抚养未成年子女单亲家庭成员;

6.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人员。

通过认定就业困难人员后,在本市从事灵活就业并按规定进行灵活就业登记,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职工社会保险的,可以申领社保补贴。

需要注意的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在补贴范围:

1.被列入失信“黑名单”的;

2.申请年度享受失业金的;

3.已享受完一轮就业扶持政策的;

4.属本市用人单位就业转失业人员,失业前在最后一个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不满一年的;

5.属于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人员的;

6.申请年度登记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或为公司法人代表及股东的;

7.申请年度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等机构法人代表的;

8.申请年度登记为律师事务所负责人或合伙人的;

9.无正当理由3次不接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介绍上岗以及拒绝接受其他公共就业服务的或终止就业要求的;

10.其他不符合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条件的。

三、补贴标准和期限

(一)补贴标准

2021年,每人每年补贴5000元,其中只参加养老保险的每人每年补贴3850元。

(二)补贴期限

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时年龄为准),并与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年限累计计算。

对就业困难人员在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期满仍未实现稳定就业的,政策享受期限延长1年。

四、申报材料

1.身份证或社保卡;

2.威海市户籍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提供户口本,威海市外地户籍人员提供威海市《居住证》;

3.无法实现部门数据共享的情况下:零就业家庭成员中有法定劳动年龄内在校生的需提《学生证》,家庭成员户口不在同一个户口簿下的需同时提供多个户口簿;低保家庭困难人员需提供《山东省城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抚养未成年子女单亲家庭成员,需提供丧偶或离异证明;残疾人员需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五、线上申领方式

1.登录威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http://rsj.weihai.gov.cn/),点击“服务大厅”。

2.在“个人办事”栏目下,点击“省就业人才网上服务”,进入“山东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网上服务大厅”。

3.在山东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网上服务大厅,点击“个人登录”。

4.阅读《业务经办信用承诺书》,选中“阅读并同意。”等待十秒后点击接受进入:







5. 通过账号密码登录或手机验证码登录;首次应用网上服务大厅的,需先注册后再登录。

6. 登录后,进入个人服务界面。选择“补贴服务”-“就业困难人员认定”。

7.在地图上选择业务办理地市“威海市”:

8.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报就业困难人员认定信息,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并选择当前的参保地行政区划为审核机构,点击“提交”,申请完成,等待参保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审核。

 

9.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审核通过后,选择“公共服务”-“灵活就业登记”。


10.在地图上选择业务办理地市“威海市”:

11.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报灵活就业信息,并选择当前的参保地行政区划为审核机构,点击“提交”,申请完成,等待参保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审核。


12.灵活就业登记审核通过后,选择“补贴服务”:


13.在地图上选择业务办理地市“威海市”:


14.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报补贴申请信息,并选择当前的参保地行政区划为审核机构,点击“提交”,申请完成,等待参保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审核。






六、咨询电话:0631-5629708


 

 

高区科技创新局  

2021年9月24日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