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互动交流>在线访谈

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建设局局长介绍流程再造、招投标等领域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威海高新区建设局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流程再造,全力推行“一窗办理”、“一链办理”、“一网通办”,全面提高项目审办效率和群众满意度,营商环境各项指标提前完成。现针对优化建设领域有关工作,对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建设局局长于维锋进行了访谈。

【威海高新区政务信息网】:在办理建筑许可指标方面,有哪些有力举措?

【高新区建设局局长于维锋】:一是工业项目规划审批再提速。将工业项目的规划许可、规划方案、规划验线及规划核实等规划审批服务采取“大厅窗口综合受理、后台并联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审批服务模式,取消纸质方案报送,利用政务服务平台上传资料、线上审查,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95%以上。共完成威高疫苗、全球打印机项目等20余个工程的规划指标出具、方案审查、规划许可发放等50余项规划管理业务。

二是质量安全控制指数再优化。进一步优化质量监督验收和消防验收(备案)流程,对既有建筑装修改造工程的消防验收(备案)用全程监督代替了节点验收,实现了“两次验收并联组织”,为企业压缩了验收时间。及时总结验收中的高发问题,编写了《消防验收(备案)技术交底》,开工前组织技术交底会进行讲解,施工过程中定点巡检,实施过程把关,大大提高了项目消防验收一次通过率,高效完成了10余个项目消防验收工作。

三是“全链条”服务模式再整合。发挥“大部制”改革优势,对建设系统内部市政、园林、环卫、物业、城建档案等环节进行简化,统一申报、统一受理、限时联合办理、统一出具意见;对验收备案需要准备的资料进行精简瘦身,形成“一张清单”,申报资料压减比例达到60%。由区建设局会同相关部门和企业实行联合办公,将竣工联合验收模块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行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信息共享。

【威海高新区政务信息网】:在招投标监管方式上,取得了怎样的突破?

【高新区建设局局长于维锋】:在招投标文件中引入第三方信用报告,招标企业通过引入第三方信用报告制度,第一时间及时分辨出问题企业、失信企业、高风险企业和不合格企业,对有效降低招标风险、实现企业公平竞争具有重要作用。创新开展远程异地评标,进一步充实了评标专家资源,有效规避了专家异地流动带来疫情传播风险。同时,评审全程实时监控和系统留痕,提高了监管效率,也提高了评审工作的透明度、规范化和公正性。今年以来,共审查招标文件263项,监管各类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代建、施工、监理、设备采购及安装招投标248项。

【威海高新区政务信息网】:获得用水用气方面,如何进一步精简审批业务?


【高新区建设局局长于维锋】:多次会同市水务集团、港华燃气召开现场专题会,研究实际解决涉及市政道路破挖等问题,提升服务质量、加快服务效率;会同行政审批服务局制作水电气暖通信广电集成服务一张表单;组织港华燃气选派业务人员进驻水电气暖通信广电综合业务办理窗口,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水电气暖通信广电“套餐式”“点单式”服务。开展“安全服务送上门”行动,免费为用户开展燃气附属设施更新行动,并在人流密集区域管道井内试点加装可燃气体检测仪。

【威海高新区政务信息网】:交通路网基础设施上,有哪些具体措施?

【高新区建设局局长于维锋】:采取“片区提升”的理念,投资1.1亿元,对建成区文化路(吉林路-大连路)人行道,福山路(世昌大道-环山路),大连路、承德路等进行改造,打通BC5路、山大实验中学东支路两条断头路,完善“一城三园”周边双岛路、骏山路、明上路、埠前河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初村镇远庄、长夼等4个村庄1.9万平方米农村道路修建,全区“户户通”工程已全部完工。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