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互动交流>在线访谈

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介绍科技创新、人才服务等相关工作情况

一年来,威海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紧扣“照单收、高兴办”服务品牌,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国家试点(企业创新积分制、医疗器械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为引领,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做好服务企业“文章”,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助力威海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中争先进位。现针对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的成效及指标推进情况,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蒋延传进行了访谈。

【威海高新区政务信息网】:在劳动力市场监管指标方面,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蒋延传】:一是持续优化人社经办服务。将涉及的98项业务全部实现“一窗通办”,办事效率显著提升。实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精准扩面行动,1-9月,征缴社保基金16.14亿元,当期结余8.06亿元,全区参保职工达20万人,参保结构、参保质量全市最优。二是健全多层次人才保障体系。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人群的就业服务,截止9月底,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大学生生活津贴近230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494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677人。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开发公益性岗位414个,发放5-9月公益性岗位补贴金额335.21万元,实现人员培训率、上岗率、考核任务完成率三个100%。三是劳动执法维权成绩突出。共受理劳动仲裁案件308件,案前调解率71.67%,按期办结率100%。办理工伤认定案件405起。处置劳动维权投诉举报线索2669件,欠薪投诉举报线索数全市最低,欠薪案件发生率全市最低,国家欠薪平台投诉线索处结率全市最高。

【威海高新区政务信息网】:在创新创业活跃度指标方面,是如何做强主体,激活创新动能的?

【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蒋延传】:一是抓好平台载体建设。配合推进威海先进医用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山东省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筹建工作组已进驻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园。今年以来,华田智能装备孵化器获批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市唯一。完成技术合同登记200项,成交额23亿元。二是抓好科技企业培育。深入实施科技企业梯次培育工程。截至目前,504家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较去年全年增长28.6%;累计推荐156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其中首次认定134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有望突破300家。三是抓好科技项目实施。指导企业做好科技项目筛选凝练,全力争取各级各类科技项目。截至目前,申报39项省级以上科技项目,获批项目19项、资金3500余万元。1-9月,28个市级重点科技创新项目获得授权专利140件,形成新产品60个,实现经济效益6.4亿元。

【威海高新区政务信息网】:在人才流动便利度指标方面,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

【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蒋延传】:一是实施技能人才提升工程。深化职称评审改革,推荐威高集团开展职称自主评审。推进技能人才自主评价,1-9月,备案企业23家,新增取得证书758人。其中高级工498人、技师及以上118人。二是实施青年人才汇聚工程。围绕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才聚高新区 智慧向未来”——名校直通车招引品牌,组织200多家重点企业通过线上线下招引高校毕业生,累计发布招聘岗位信息1.1万余个。1-9月,新增青年人才2731人,其中硕士及以上333人。三是实施高端人才领航工程。建立“企业需求”“人才供给”“服务专员”3张清单,畅通人才服务通道。截至目前,推荐申报人才项目13大类76人次,入选32人次,其中国家级7人次、省级17人次、市级8人次。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千余个,吸纳应届毕业生324人,完成预期目标的108%,受到科技部感谢表扬。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