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要闻>部门动态

[抗疫日记]区经发局:微光成炬,向阳而行

3月8日夜,一声号令,全区机关干部职工集体到岗。时有所需,必有所为,国有所需,我必前行。作为驻村干部,我深知驻村条件艰苦,村委的夜晚只有零上几度,我迅速套上最厚的羽绒服、羊绒衫和保暖内衣,挎着一床厚被子,无声告别熟睡的亲人,出发前往初村镇西车门夼村。


卡口值守

此时,这座滨海小城已悄然睡去。从家到村委驾驶近三十公里,为了集中注意力,我一路上默默数着,四辆对头车,两辆同行车。开上山路后,九个左转弯,九个右转弯,山路十八弯,有且只有远光灯为我照亮前行的方向。

每个通知都是紧急的,每个小时都有新指示,独自在村委的黑夜中点亮一盏灯,我不敢睡,也睡不着。凌晨四点,孑然一身驶向初村镇政府。天未亮,山路蜿蜒,行至水库时,陡然雾气缭绕,白色的水汽朝我扑面而来,可见度不足一米。这让原本十分钟的路,开了二十分钟。抵达政府大楼后,发现办公室灯火通明,停车场车马如龙,楼门前人潮汹涌,原来大家都一夜无眠。

身着白衣,心有锦缎。从第一天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熟能生巧,从疫情信息通知、防控知识宣传、重点人员排查、村口值班值守到核酸检测、信息录入、物资保障,从只负责西车门夼到心有余力协助东车门夼、冢子庄,我们一直践行敢于迎难而上、勇于闯关夺隘、勤于奋斗奉献这一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息录

当然,也有时会心生感慨,自从穿上了“防护白”,再也无法安稳入眠。甚至有天做梦,梦到村内有人确诊,猛然,我从折叠床上坐起。深呼一口气,当时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幸好是梦,没错,人生最美好的词汇莫过于“虚惊一场”了吧。漫漫长夜,终有黎明,当下苦涩,终有回甘。村支书甚至打趣说,“疫情防控这段经历,你肯定这辈子都忘不了。”我笑了,当然,乌云终会散去,家人总会团圆,但谁又会忘了这段众志成城、同担风雨的时光呢?

鲁迅有言,“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即使隐隐微光,也可在黑暗里发亮,不必等待火炬。”村里的小伙党员刚转正,深夜给我发来消息,“志愿者在哪儿报名,关键时刻党员冲在前头!”发报名信息给我的还有十余人,令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乡亲们这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在为一名6岁的小男孩做核酸时,小男孩坚定地往前迈了一大步,似乎在给自己打气:“阿姨,我是男子汉,我不怕!”做完咽拭子后,他从口袋里递来塑封装好的两颗巧克力,男孩含泪的眼睛望着我时,我仿佛看见了无数星河。村里98岁的老奶奶每次步履蹒跚地从家走到村委,“你们太辛苦了,我能走,不用你们上门!”最让我感动的是,一批批的医护人员每天四点起床出发,有时站在花坛边、石墩上吃午饭,却只能在大巴接送时头顶着前面的椅背上小憩。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愿意双膝跪着,为躺在炕上的老人进行检测,他们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从不抱怨。疫情无情,人间有情。感谢那些来去匆匆的温暖,正因为这一丝光亮,能让我们坚持穿行暂时的黑暗。

西车门夼村,十天七次核酸检测,全员阴性。在此,非常感谢医护人员刘志勇、张芳、李梦醒等。我知道,你们褪去防护装备后,一双双疲惫的双眼,一张张勒红的脸蛋,一个个累弯的背影。我深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感谢你们给我们带来的光明与美好,让我感到世界有多么值得被期待。

今夜,三月的威海下起了鹅毛大雪,老辈子有个说法,“瑞雪兆丰年”,愿这漫天飞雪能带来疫情结束、生活正常、家人重逢的好消息。杨绛先生曾写道:"每个人都有一段特别艰难的时光,不必害怕,日升月落,总有黎明。”相信不久之后,暖阳会洒满这座我们热爱的城市,微风会轻拂这群温暖的人民,而在疫情肆虐过的土地下,是即将破土而出的春天。(任炫亦)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