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要闻>时政要闻

[抗疫日记] 聊城援威医护李其其的援威日记

出发前动员

2022.03.08日

晚上07:28

“其其你在哪呢?”

“主任,我在家呢。有什么指示?”

“抓紧开车去莘县,省里下达的任务,派遣医疗队援助威海,你被抽调了,抓紧收拾东西,争取8点半在县城集合,咱们别让他们等着急了。”

“好的,主任,我这就发出发。”

挂了电话,我看了看时钟,又看了看在厨房忙碌的母亲。

“妈,别做我的饭了。医院有紧急任务,需要出差几天,我先去收拾行李去了。”

这是我将近半个多月以来的第一个假期,下班后到家还没有一个小时,就接到了医务科主任的电话,因为疫情的反扑,山东内地多个城市人员紧张疫情需要人手,省卫健委下午举行会议,组织内地无疫情地区医务人员前往疫情地区进行疫情防控支援。

匆匆收拾完行李,在爸妈关切的叮嘱下,我开上车一脚油门出发了,因为时间比较紧张。也怕县内其他医院的同事们等着急,我第一次把车开得飞快。

晚20:40

“主任,我到了”“你们好我叫李其其,心内科的。”一个多小时后,到了汇合点和医院领导还有其他伙伴打了个招呼。

“这三箱子是你们去那里之后的物资储备,你们五个都互相熟悉下,这次去支援兄弟城市,是省卫健委下达的任务,你们几个去了之后一定要互相照顾。恒良,你是大哥,多照顾一下弟弟妹妹们,其其你是你们几个个子最高的,有啥出力的活儿帮着做一做,不要求你们几个能为我院出风头,但是一定要把自己保护好了,安安全全地回来,到时候我们医院院领导来给你们接风洗尘,上车吧。一定要注意安全!”

看着另外三个护理的同事:“放心吧,主任,我和大哥一定会把三个小妹妹安全带回来的。”

晚上11:50

随着聊城市所有医院汇合完毕,18辆大巴车,浩浩荡荡,日夜兼程地向着威海的方向出发。

看着窗外飞驰的夜幕,看着车上熟睡的同僚们,一点睡意都没,出发前看了看新闻。

想起出发前的动员会,我在内心问自己:你们这是要去疫区的,害怕吗?说不害怕那是假的,我看着有的同僚和家人离别前的拥抱,看着手机上关于威海铺天盖地的新闻,内心充斥着心酸和担忧。“明明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总是爱想那么多事。”内心深处狠狠的鄙视了自己一番,便在夜幕中沉睡了过去。

到达

2022.03.09日

早上7:00

在经过了服务区休整和半夜多次惊醒后,迎着阳光,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看着窗外的阳光和大海,又看了看这座沐浴在阳光下的城市,想着如果没有疫情,这座城市该是一幅多么繁华的景象呀。

随着车辆不断地在城市中穿梭行进,车上的氛围开始紧张了起来,除了交通警察拉着隔离带在街道上执勤。再没有一个人,没有一辆车。

小伙伴们一个个从欣赏风景的状态中恢复过来,脸上充斥着无尽的担忧。

我一边担忧一边感叹着,这就是我们中国啊,领导一句话,全城居民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一夜之间全城就按下了暂停键,全部居家隔离。

早上9:00

“莘县,莘县,20个人跟我走!”

“稍等一下,我们的队员从昨晚到现在都还没有吃饭,能不能吃了这碗泡面再去?”随着当地社区负责人的这番话,我们莘县领队亮哥是这么回答的。

“医生,那边人员已经组织好了,当地医生不多,就差你们支援的医生了。辛苦一下,咱们抓紧时间好嘛”

捧着领队亮哥给我们发放的第一顿饭,我们也顾不上泡面熟不熟,扒拉了两口,穿上防护服,坐上社区的车就出发了。

“你们三个是来支援的吗?我们这边居民有2000左右,登记不过来,你们来搬个桌子帮忙登记下。”

我们和现场负责人认识的时候,就是从这句话开始的。

“你们三个是那个小区过来的志愿者?”

“姐,我们三个是聊城市过来支援的医护人员。”我们的一个护士回答道。

“医护人员!同志们,聊城的医护人员来帮助我们来了,大家欢迎欢迎!!!”

“来,跟我来这边,你们三个来这边帮忙采集标本,有啥需要随时找我,我叫车菲。”

伴随着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还有小区居民的欢迎声音,我们三个走向采集标本的岗位。

“来,张嘴,喊‘啊’的声音,“啊”

“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叔叔阿姨,辛苦你们了。”“小伙子/小姑娘,这里这么冷,你们穿那么少冷不冷啊,你们太不容易了,真心感谢你们啊。”

整整一个上午,小广场上到处充斥着这样关怀的声音,让我们几个从紧张的情绪中慢慢地恢复了过来,是啊,疫情是很可怕,不过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终将战胜疫情,还这座城一副春意盎然、春暖花开的景象。

“没人了,你们三个脱了防护服休息休息吧。再有来的人,就留给我们当地这一队医生好了,你们几个是聊城过来的啊,我老家也是聊城的。临清的。”

“饭来了,来吃饭吧,饭不多先来了第一批,先紧着医生们吃。”

“你们几个住哪里了?怎么回宾馆?我去送你们吧,你们来帮助我们来了,这点小事算事情嘛?来上车。”

志愿者李大哥明明一副可以当叔叔的年纪,非要让我们叫他李大哥,看来一个人心态真的远比年龄更重要。有困难有需要什么的,总是第一时间主动帮我们来解决,天天任务结束送我们回酒店。

我们也很庆幸认识了很多像李大哥这样的好心人,让我们这些人慢慢地忘却了疫情带来的不安情绪,让我们身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酒店篇(家)

“你好,麻烦您出示一下身份证,我这里好做个登记。”

看着前台那个小姑娘在一个个房卡上写上我们的名字,我不禁在她的胸牌上多看了两眼,于玲玲,看名字,应该是个很可爱的小姑娘。

“好了,这是你们几个的房卡,房间都是连号的,单人单间,都是标准间海景房,您收一下,如果不是疫情,你们还是可以吹吹海风,逛逛沙滩,看看海鸥,欣赏一下海景,来支援我们威海,辛苦你们了!”

“不客气,这是我们医护人员应该做的,从踏入这一行就宣过誓言的,谢谢你哈。”

“应该是我们谢谢你们,您回房间好好休息休息吧!有什么需要直接打前台电话或者来前台找我就行。”

短短的几句话,让我和队员们瞬间感觉至少在这座城,有个安安稳稳落脚的地方了。

也就从这天开始,我们过上了三点一线的日子,出任务------到一楼拿盒饭-------在房间待着。

生活逐渐乏味了起来,我们几个队员除了出任务的时候能说说话,剩余的时间也就只能在手机上互相聊聊天,玩玩小游戏打发时间。

第三天,我们三个早早就结束了任务,李大哥照常送我们回宾馆,领队在群里核对人数,中心医院还有俩人没到。电话打不通,眼看着临近12点了。我们另外两个小女生还没有一点消息,把我和另外两个同事着急得,一遍一遍地给他们发信息,一遍一遍地打电话,一遍一遍地和领队反映情况,真担心他们出点别的事,毕竟人生地不熟的。幸亏在临近13点的时候,收到了打来的电话。因为一个采集点结束得早,匆匆忙忙被派去第二个采集点了。通讯设备因为工作原因,被放在背包里没有带在身边。等他们回来后,大哥找我们几个集体开会:“以后这种情况不能再发生了,手机一定要带在身边,一定要随时保持联络。我们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损失,我答应过领导要安全带你们回家的。”

在威海的第四天,可能是天气不好的原因,外面的海浪被狂风席卷着冲向岸边,排向岸边的礁石。晚上十点多了,一个人在房间待得发闷,戴上口罩去了大厅等待区,坐在沙发上看海发呆。

“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我顺着声音看过去,那个前台小姑娘带着圆框大眼睛看着我。

“啊,睡不着。在房间呆久了,下楼透透气。”

“你们医生应该很辛苦的吧,天天从早晨看着你们出去,听其他医护人员说那个社区又有严重病例,被隔离,被封锁。你们真的不害怕吗?”

“怕,怎么能不怕?不过更多的是怕麻烦别人。从来的那天就做好准备了。就算传染上了,大不了自己跑去隔离点隔离去。就怕连累了别人,怕回不了家。”

“嗯,一块努力。等威海疫情过去,欢迎你们来威海旅游。”

“会的,相信这一天会很快到来的。我先回去了,你也早点休息,看你从第一天就开始前台待着,难不成前台就你一个人?”

“是,就我们小区管控比较轻。我也刚好被封外面了,就来上班了。不过能认识你们这些优秀的医生,反而觉得比在家里有趣多了,好了你去休息吧,我还要再值会班。”

短短地交流了几句,想起了这几天的相处,不禁让我对这些人有了重新的认识,是啊,虽然离开了家,不过有着这么多的兄弟姐妹们陪着,又何尝不是另外一个“家”。

2022.03.18日

晚上9:00

下雪了,今天是来威海的第九天了。从窗户看下去,雪在灯光的照射下,犹如小精灵那般可爱,人人都希望这场雪能把威海的病毒带走,洗干净这座城市。

“其其,走,去楼下搬东西去。”

房间外传来了大哥的声音,我估摸着又发东西了。来了威海那么多天,因为天气严寒,我们的队员们来得仓促,当地的企业和政府陆陆续续地给予了不少赠礼,有杯子,药品,饮品,洗护用品,保暖内衣,御寒外套。果不其然,每人一个棉服和一些吐司面包。瞬间一股热流涌向心间。

返程

2022.03.19日

早上5:00

“今天早点过去,12:00之前做完,我们下午就要返程了。”看着群里的消息,说不出是什么感觉。威海的持续增长已经基本扼制住了,本应该时间开心的事,毕竟要回家了,但心里总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今天的离别不是大哥送的我们,可能是大哥知道消息我们要走了,有点患得患失,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呢。短短的十几天,让我们在异乡体会到了犹如家一般的温暖。如果不是因为命令,我们也想跟你们一块接着奋斗下去。直到疫情结束,城市解封。

下午3:00

坐在回聊城的大巴上,我目光凝望着窗外一张张面孔,看着他们坚毅而疲惫的眼神,内心深处潸然泪下。但我不能表现出来,我怕他们看到我们的样子,会更不好受。在威海交通警察的一路伴行中,我们离开了,我总感觉自己像一个逃兵,明明疫情还没结束,明明他们还没解封,我们就这么走了。

在返程的客车上,不再像来威海时候的兴奋和激动,一个个透露着疲惫的神色,一个个地抱着手机在自己座位上都很沉默。估计他们也有着跟我一样的感受,对这座城市,对威海人民深深的不舍。我拿起手机,和威海认识的每一个小伙伴一一道别,真的希望我们这一走,等待他们的明天就是解封。

晚上7:00

饿意袭来,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也是,这个点平时在威海都已经吃完饭了。推了推旁边的大哥,“大哥,还有吃的没有,饿了。”从大哥包里拿出面包,一边吃一边刷着手机,猛然间,一则令人心痛的消息被威海的小伙伴们转发了过来。“山东省立医院检验科白晓卉主任援助威海,长期奋战,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2岁。”心中咯噔一下。想起了网上说的那句话,这人世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心中默默地为白主任祈祷,白主任一路走好。

晚上11:30

被车上的一阵喧哗吵醒,我抬起双眼看向窗外,聊城服务区,小伙伴们一个个也从沉睡中醒了过来,下车伸了伸懒腰,用力地呼吸了一下家乡的空气,只想说一句:“久违了,聊城。我回来了!”

2022.03.20日

凌晨01:00

在聊城交通警察的带队下,在高速路口防疫工作人员的期盼目光下,我们来到了聊城的集中隔离点,进行为期七天的集中隔离。

隔离的日子很无聊。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习惯了高强度的脑力和体力工作,猛然之间清闲下来,还真是不习惯。

一样的一人一间,一样的不能串门,也只有统一下楼做核酸的时候,才有机会出去透透气,被小伙伴们笑称为“放风时间”,只不过这次不是我们给别人做,是别人给我们做。

在路上,拿起手机。看到威海认识的小伙伴们,还在进行第11次第12次第13次甚至第14、15、16次全员核酸检测,我们都是一片唏嘘。不敢再看下去,除了默默地在他们评论框中留下一句“努力,加油,一定会战胜疫情的”其他的什么都做不了。

2022.03.25日

早上7:00

吃完早饭后,开始收拾行李,昨天晚上接到群里通知,今天下午可以解除七天集中隔离了,回家进行居家7天隔离。小伙伴们一个个都很开心,阔别家人好久,想必都想回家抱抱家人,亲亲孩子。我也期盼着能回到家和家里吃上一顿团圆饭,将近一个月多没在家和父母吃顿饭了。

下午03:02

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导讲话结束后,我们坐上了回莘县的客车,在车上打开威海小伙伴的朋友圈,他们还在进行着一天一次的核酸检测,内心又是一阵翻涌。

半小时后,车辆到达出发的地方。隔着窗,看着在雨中打着伞期盼我们归来的领导,他们一手拿着伞,一手捧着鲜花,在那里微笑着等我们归来。当时鼻子一酸,差点哭出来。真想给他们来个大大的拥抱,说上一句“报告领导,顺利完成任务归来,我把他们安全地带回来了。”

收拾完物资行李,和各位领导还有小伙伴拍照留念道别,返回家进行七天隔离。等人员散去,莫名的有种孤单的情愫。四家医院,二十个人。我们完完整整地都回来了,没有感染一个人,没有丢下一个队友,这就是最大的胜利。

下雨天注定是多情善感的天气,我开着自己的小车,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前方的路,回想起这么多天的并肩战斗,思绪良久。

回到家,老爸刚从镇上防疫点上撤下来回到家,老妈已经在家里做好了饭。等我拖着行李进家门的时候,老爸说了句:“回来了,吃饭吧”瞬间,内心不再故作坚强,哽咽着把东西扔下洗洗手抱着馒头就啃了起来。

总结

2022.03.26

晚上:12:10

经过这么多天的奋战,感触良多,虽然援助的时间很短,二十天不到,不过给我的感觉就像过了另外一个人生,不仅仅是单纯的去了不同的地方认识了不同的人,更多的是融入到集体,融入到群众中时带来的那种心灵上的满足感,感觉自己经历了一次蜕变,经历了一次成长。这段经历,永生难忘。

在这短短的二十天不到,我看到了太多——

看到了医务人员的勇敢。车刚下高速还没到休息地安顿的时候,电话打来,紧急征调人员去人流量较大的重灾区,征询谁的队伍可以调用的时候,是他们说“我们队伍休整得好,出发得晚,大家都吃过饭了,别去宾馆了,直接带我们去社区工作吧!”都是一块出发的,吃没吃饭大家心里都明白。只不过是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好让其他的兄弟医院抓紧时间去安顿好。

看到了医务人员的谦卑和无私奉献。工作时,外科主任和群众的交流,和我们这些小医生的交流,把所学知识和我们分享,群众的一些要求也耐烦地和他们解释。一边又一边的重复,面屏和眼镜都被打湿了也顾不上擦一擦,也不能擦。

看到并且感受到了威海人民的热情。社区群众做核酸检测时积极的配合,对我们的嘘寒问暖,对我们真心切意的感谢;社区志愿者们跑来跑去地协调群众,送标本,打扫卫生,领盒饭,送医生回酒店;酒店工作者们帮忙消毒,送饭,送生活所需品,调配物资;当地的大小企业对我们赠送的御寒服装,生活用品。

这些事现在回想起来,历历在目,事事在心。仿佛就像昨天一般。身为中国人我很自豪,我很自豪能有这么一群兄弟姐妹们,能和他们一同生在华夏,长在中国。

虽然我工作在一个小县城医院,和市级医院和省里医院没办法比较,我还曾经觉得自己遇不到贵人,觉得自己理想抱负无法有更好的平台施展,从而郁郁寡欢。经历这次援助后,听着威海的群众一个个的亲切称呼,他们没有因为我是小医院的而别人是大医院的从而对我们另眼相待,同样的称呼,同样的尊重。

白主任的事让我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也深刻地认识到了所谓医务工作者的本质。看着窗外,茫然之间想起我们当初选择医生这个职业时宣过的誓言: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李其其)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