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小学校: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省、市劳动教育工作要求,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高新区教育分局研究制定了《威海市教育局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威海市教育局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
2022年1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威海市教育局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
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学生成长历程中的主要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威海市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目标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是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对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必须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
要开足开齐开好劳动教育课程,中小学要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要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分散或集中安排,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小学其他年级和初中不少于 3 小时。劳动教育要确保课时独立,课程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有关内容进行统筹。
(二)统筹学科劳动教育融合渗透。
学科教师要勇于担当,主动承担劳动教育职责,找准吃透学科课程标准及要求,主动挖掘学科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深度融合学科教育。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教育要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态度、劳动安全、劳动法规知识的培养;中小学数学、科学、地理、体育与健康等学科教育要加强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创新精神、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其他学科教学和团队活动中要有效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开发开设劳动实践类扩展课程,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制作实践。
(三)整合利用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
开展好校内劳动,各学校要在校园美化绿化、环境卫生保洁、班级清洁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劳动机会,凡学生力所能及的校内劳动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科学设置劳动周。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前(后)一周定为“高新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宣传周”,各学校每学年可以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设立集体劳动周,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社会劳动实践等形式进行。小学中低年级以校内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可适当安排部分校外劳动;普通中学要兼顾学校劳动、家庭劳动和社会劳动,以集体劳动为主,合理安排和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要大力开展劳动实践类社团活动,设立手工制作、烹饪、园艺、陶艺、雕刻、家政等与劳动有关的社团。学校可开辟专门区域进行种植,设立“责任田”、“微农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学校可适当开展养殖。要积极挖掘校外劳动教育资源,每所学校至少打造1处适合学生特点的中小学校外劳动教育基地,以满足学生接受校外劳动教育的需求。组织学生学工学农,走出校园走进工厂、农田、社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劳动实践教育。将劳动教育与研学旅行结合起来,在组织研学过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元素,设计劳动教育课程,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对学生进行社会劳动实践教育。
(四)整合凝聚家校劳动教育合力。
要鼓励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作业,每年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培养从小热爱劳动的习惯。要密切家校沟通,切实转变家长对孩子参加劳动的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推出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系列化课程,分享家庭劳动教育经验。
(五)做好学生劳动教育成果认定。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1-2年级学生每学年完成1份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至少1件劳动技术作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集体劳动;3-5年级学生每学年完成1份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至少2件劳动技术作品、完成1次社会服务和1种职业体验活动,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初中学生每学年要完成至少2份较完整的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自主或合作均可)、至少2件劳动技术作品、至少2次社会服务和2种职业体验活动,积极进行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启动实施高新区中小学劳动教育优质课、优课等评选活动和有关劳动教育的课题研究等,积极宣传推广优秀课例、先进经验和做法等,形成一系列分学段、分专题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包。
三、完善劳动教育保障机制
(一)加强顶层设计。
各学校要对劳动教育的理论、政策、发展规划、实施策略、劳动课教师专业发展等进行深入研究和专业指导与培训,将教科研工作与劳动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提高劳动教育的育人实效。各学校要根据区市的文件要求认真进行劳动教育的实施规划、组织、协调与管理,充分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从“五育并举”的战略高度统筹制定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具体教学计划、评价方案等。要充分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辩证处理好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群体劳动和个体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和重复性劳动、现实劳动(线下)与虚拟劳动(线上)、学校劳动和家庭劳动以及社会劳动之间的关系。
(二)加强条件保障。
结合本校现状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实验室,进一步配齐相应的仪器设备和工具耗材。在配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基础上,聘请能工巧匠、学生家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职业学校教师、工厂技师、农业专家等担任兼职教师,提升学校劳动教育教学水平。
(三)加强考核指导。教育分局将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情况、劳动课程教学教研成果纳入学校办学质量满意度调查、教育综合督导评估。
(四)营造良好氛围。各学校要通过校报、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加大对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及成果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树立典范学校,以点带面进行引领和前行。
附件:高新区中小学生劳动任务建议清单
附件
高新区中小学生劳动任务建议清单
年级 | 校内劳动 | 家务劳动 | 校外劳动 | |
小学低年级 | 1 | 穿戴整齐,每天上下学坚持自己背书包;会整理自己的书包。 | 能清洗红领巾、袜子等小件个人衣物;叠衣服、裤子,自己系鞋带。 | 清理单元楼道或庭院卫生,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将垃圾倒入垃圾桶。 |
2 | 学会自己摆放桌椅,整理桌面,物品摆放整洁有序,学具分类整理。 | 能独立完成个人盥洗,正确洗手、刷牙和洗脸。 | 爱护花草树木及标语标牌。 | |
3 | 不乱扔纸屑或杂物,学习垃圾分类,保持地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爱护校园一草一木,不随意践踏、采摘。 | 饭前帮助家人摆放筷子、凳子,饭后协助清理餐桌。 | 认识一些常见的农作物和动植物,参与感兴趣的种植养殖活动。 | |
4 | 学会擦黑板、扫地、抹桌椅、开关门窗。在老师的指导下干好值日生,搞好室内外公共卫生。 | 就餐时坐姿端正,就餐文明。 | 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实践活动。 | |
5 | 积极参与校内课外种植劳动;懂得节约用电,会开关灯、电扇等;节约用水,会关紧水龙头。 | 学习正确使用简单的电器等,清楚用电安全。 | 有志愿服务意识,乐意帮助他人。 | |
6 | 学会自己削铅笔,包书皮,会整理文具、书包、课桌等。 | 能进行简单的家庭清洁清扫和垃圾分类。 | 随同家人参加结对帮扶、慰问老人等活动。 | |
7 | 餐前洗手,有序就餐,餐后在指定位置将餐盘倒干净、摆放整齐。 | 会分类整理自己的玩具; 初步学会利用扎、结、剪、折、粘贴等小技能,进行简单的创意手工制作等。 | 随同家人参加社区、街道组织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 |
8 | 离校前将当天不用的课本、作业本等其它物品有序放入储物柜或书包,保持座位周边整洁有序。 | 出行时,自己整理简单出行物品。 | 爱护环境,外出时不乱扔垃圾、果壳、瓜皮等。 | |
小学中、高年级
| 1 | 抽屉、书包整洁有序,无杂物。 | 熟练系鞋带、穿衣服;会洗衣服、鞋子、书包等。 | 有较强的服务意识,能力所能及帮助他人。 |
2 | 做好分工值日;清洁工具用后清洗干净、摆放整齐;整理班内座椅、教室卫生角等。 | 参与扫地、拖地、清洗蔬菜、水果、倒垃圾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 学雷锋活动日、"五一"等节日纪念日,在老师或父母陪伴下参加社区劳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 |
3 | 树立环保意识,学会垃圾分类投放,注重节俭,垃圾减量。 | 饭前协助摆凳子、发碗筷、盛饭端菜,饭后一起清理餐桌,凳子归位、学习洗碗筷。 | 了解父母职业性质和工作情况,走进父母岗位,参与体验部分工作。 | |
4 | 积极参与校内课外种植、养殖劳动,养护班级花草树木,爱护校园。 | 学会阅读家用电器的简易使用说明,学习正确使用简单的电器,安全用电;外出注意对关好门窗、煤气阀门等用水用电用气等问题进行检查。 | 适当参加课外校外劳动;认识常用的劳动工具。 | |
5 | 动手实践,学会分工合作,布置学校墙报栏、宣传栏、楼道等校园文化。 | 每学期学习1-2样拿手菜或面食的制作。 | 自觉守法遵规,能劝导他人讲文明树新风。 | |
6 | 节约水电,按需取用,降低污染浪费。 | 能协助父母照顾家中老人和幼小弟妹。 | 随同家人参与社区、街道组织的公益活动。 | |
7 | 使用基本劳动工具,爱惜劳动工具。 | 学会洗刷餐具、茶具,坚持每周至少洗一次碗,洗完及时擦干灶台和厨房地面。 | 积极参与研学旅行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学工学农,加强城乡交流。 | |
8 | 会用计算机规范打字;有条件的,积极参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科技活动。 | 自己种植一种蔬菜或绿色植物,并记录生长过程。 | 文明外出,自觉爱护生态环境。
| |
初中 | 1 | 书桌、书包干净、整洁,课本资料分类存放。 | 坚持每天对自己的房间进行整理、清洁、布置;对家庭书籍、文具分类整理;在家中自觉做到垃圾分类、处理。 | 有较强的志愿服务意识,积极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
2 | 创意布置教室文化墙、黑板报、读书角等。 | 坚持自己洗衣服、刷鞋子;学习使用熨斗或挂烫机熨烫衣物;能简单缝制手工制品。 | 初中阶段每年至少去一次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等机构,参与志愿服务。 | |
3 | 对校园垃圾进行合理分类处理;劳动中讲究节能环保,有节能金点子。 | 会使用螺丝刀、小锤子等工具修理简单的物品。 | 积极参与学校或自发开展的助残、敬老、扶弱等公益活动。 | |
4 | 自觉节约水电,会二次用水或废物利用。 | 懂得简单刀工,掌握蒸煮煎炒等基本烹饪技巧等;饭前盛饭、摆碗筷,饭后主动收拾餐桌、擦桌子、洗碗筷;每学期学习掌握2-3样拿手菜或面点的制作。 | 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外劳动教育;学会使用基本的劳动工具;体验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简单的生产劳动。 | |
5 | 分工的值日认真彻底;积极参加班级大扫除。 | 了解常见园艺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养护要点,能和家人一起进行常见的花卉、绿色植物的养植活动。 | 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城市志愿者服务,宣传讲文明树新风。 | |
6 | 知晓常用工具构造,会简单修理日常劳动工具。 | 外出旅行能收拾行李,包括证件、衣物、生活用品、常见药品等。 | 结合研学旅行、队(团)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学工学农。 | |
7 | 文明就餐,餐后自觉清理餐桌。 | 学会接待来客,懂得待客之道。 | 文明外出,自觉爱护生态环境,发现不文明现象能及时劝导。 | |
8 |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参与计算机编程,参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活动。 | 能照顾家中老人和幼小弟妹。 | 积极参与社区公益劳动,为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