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要闻>时政要闻

“小区老破旧”变身“人在幸福里”

今年以来,高新区坚定不移以“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锚定全区“十四五”时期“1152”发展思路,聚焦建设精致城市样板区目标,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和配套设施建设,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为辖区居民擘画出美好生活新画卷。目前,2022年高新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已基本完工,在全市率先进入收尾阶段,力争9月底完工,确保居民尽早住上舒适的小区。

“小区老破旧”变身“人在幸福里”

走进田和街道古寨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平整的道路、有序的车位、整洁的环境,居民们正悠闲地在新建设的游园内健身、游玩,乐享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美好生活。

“通过改造,现在小区不仅环境提升了,还有了游玩健身的场地。”居民李先生开心地说,作为一个近40年的老旧小区,改造后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们的生活品质也随之上了一层楼。“就拿小区的地面来说,以前坑坑洼洼的,上了岁数的人容易崴脚,现在就不一样了,非常平整、宽敞,我是特别开心!”不仅如此,新修的小区道路还对雨污管道等设施也进行了更换,除了颜值和安全性能明显提升外,下雨也不容易积水,居住环境大幅提升。





古寨小区现场照片

古寨片区作为高新区规模最大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之一,由古寨旧区、益隆小区、万家疃旧区等3个小区构成,大都建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共有住宅楼110栋、居民2785户,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均为开放式楼院。改造重点实施雨污管网改造和水电气暖信等地下管线局部维护更换,推进路面硬化、绿化提升、亮化照明、合理规划停车位、智慧小区建设,并新增部分健身、娱乐设施等。目前,该小区改造已基本完工,收获了不少居民的好评。

“居民的心声”就是“改造的蓝本”

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家家户户的利益,为了“改到居民心坎上”,高新区通过多部门联动、多措并举的方式,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将改造中的琐碎事、烦心事办成一件件好事、乐事。

改造前,通过多轮入户问卷、社区座谈、走户投票的形式,和居民面对面交流沟通,真正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掌握第一手资料。改造过程中,成立工作专班,设置意见征集栏,公示相关责任人电话;建立矛盾诉求化解机制,实施大型见面会、现场会等各类形式的沟通、协商机制,宣讲政策、倾听民意、接受监督,提升居民满意度,征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案件投诉比去年同阶段降低50%。






针对居民提出的改造建议和需求,区建设局联合区财政金融局、高新控股集团、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单位实地调研论证,多方合力共同研究探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将真正有利于小区改造、人居环境改善的合理化意见纳入改造方案,让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理想变成现实。

“一区一方案”实现“精致全覆盖”

改造方案实行“一个小区一个方案”的精准化设计,通过设计师“一对一”驻点社区的方式,根据居民需求、小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制定改造方案。

通过整合零散小区、楼宇,制定片区整体改造提升计划,拓展延伸小区周边道路、污水、绿化等设施,使小区内外翻新,整体提升城市气质和颜值。同时,根据市住建局部署要求,统筹调整改造重点,全部实现污水管网提质升级、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智慧小区、垃圾分类、微型应急消防站等市级要求全覆盖。

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高新区还注重通过强化“党建引领 红色物业”、提升老旧小区硬件设施设备,不断加强老旧小区综合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管理体系,形成改造、巩固、提升的良性循环,小区整体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据了解,2022年高新区共投资3.6亿元,对古寨片区、悦海小区等20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惠及住宅楼424栋、居民1.4万户,在全市改造规模最大、改造数量最多、受益居民最广。

为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高新区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建设局会同财政、发改、高新控股等部门抓住机遇、大力争取,2022年累计争取上级资金2.8亿元,获批的项目数量和资金总量均居全市第一,为全区老旧小区高标准改造备足“粮草”;协调推进水、电、气、暖、信等专营单位出资1.1亿元参与改造,与老旧小区改造同步设计、同步施工,避免重复开挖、重复投资。高新控股集团市政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个老旧小区项目于4月10日全部进场施工,在全市率先全部进入现场施工阶段,于8月底基本完工,现在我们正在抓紧推进收尾及智慧化建设工作,力争9月底完工。”


威高生活小区改造前

高生活小区改造后

金海花园改造前

金海花园改造后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为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高新区成立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负责人担任组长,7个区级职能部门和镇街作为成员,统筹协调,定期调度。首创“建设局牵头抓总、高新控股实施、部门通力配合、居民全程参与”的工作思路,形成多部门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改造工作的良好局面。在改造过程中,坚持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加强现场质量监督管理,明确各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建立常态化学习、检查机制,严格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确保工程高标准按计划进行,不断提升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孙佩亮)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