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动态信息

【优化营商环境】“初”彩争先向未来,奋楫扬帆谱新篇

2022年,初村镇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及威海市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立足“园区建设主阵地、产城融合示范区”全新定位,以敢为人先的精气神、披荆斩棘的攻坚力、善作善成的真本领,聚力“初”彩争先,奋力谱写和美初村新华章!

数说“初”彩

◆全镇登记备案企业1762家,上市挂牌企业8家,获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省级瞪羚企业9家。

◆投资约80亿元推进棚户区改造,完成9个村棚改回迁,新型城镇化率达到51.2%。

◆完成3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治销号,2篇基层党建典型经验在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

◆全年征收土地、水域等650余亩,发放补偿款1300余万元。

◆新建1个省级和3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条特色“信用商业街”、1个镇级和6个村级信用超市,打造1个乡村振兴电商基地和2条高效特色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30%以上。

◆新建老年餐桌2处,打造7个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提升改造3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各类文艺活动230余场。

◆化解信访积案8件,督促172家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一企一档”,全镇企业100%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双体系建设,整治撂荒地528亩,打造1000平方米森林防火营地,全镇登记在册捕捞和养殖渔船85艘、赋号“三无”渔船109条。

激活红色基因,基层党建提标扩面

创新、总结党建先进经验,《山东威海高新区初村镇创业车间助企惠民》《威海高新区初村镇:党建促联建 跑出乡村发展“加速度”》2篇典型经验在国家级媒体中国组织人事报发表。深入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完成3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销号。将蓝海社区作为试点,创新“五五”共治工作法,入选《山东省“村改社区”案例汇编》。推进“一镇街一主题”建设,打造“构建红薯产业链,打通乡村致富路”党员教育主题。创新建立红薯产业联盟等3个乡村共富党建联盟,带动村集体增收97万元。连片打造乡村创业车间19个,带动5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为村集体增收237万余元。

坚持挂图作战,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开展“工业用地摸排行动”,对可利用工业用地逐一建立摸排台账,为全区招商引资提供有力参考。全年共征收土地、水域等650余亩,发放补偿款1300余万元,做通历史遗留的20多户拒迁户工作。其中,为双岛东路南延项目拆除大棚3处,为蓝湾整治项目征收养殖池13个,为恒山社区AB地块项目拆除建筑物26处,为凤凰山、枣山社区征收土地253亩,完成烟墩山路南地块,双岛路东、西山路北地块等3宗地块征收补偿,有力促进了重点项目和工程建设。

绘就全新蓝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方面,推广“齐鲁富民贷”,发放贷款115万元;指导2个重点村与22个插花村对项目收益进行差异化分配,项目收益共26.1万元,带动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乡村振兴方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农村道路“户户通”、农村饮用水净化设备以及农村无害化厕实现全覆盖。打造1个省级和3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1个镇级中心信用超市和6个村级信用超市,实现信用进农村全覆盖。将150家商户纳入到信用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初村特色的“信用商业街”。打造乡村振兴电商基地建设,注册“印记初村”商标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30%以上,得到市乡村振兴局、市妇联等部门的高度评价,典型做法已上报至市、省相关部门。

秉持为民初心,绘就百姓安居乐业图

加快推进棚改拆迁,又完成双岛西山、东南村等4个村回迁,回迁村达9个。廒上、海庄、店上、北山4村列入全省棚户区改造计划,总数1589栋,已签协议1585栋,签订比例达到99.7%,海庄、北山率先达到100%。新建老年餐桌2处,打造初村镇社工服务站,创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7个。对3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提升改造,打造81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全年开展宣讲活动150余场。开展广场舞大赛、纳凉晚会等各类文艺活动80余场,让群众尽享“文化大餐”。

守牢“一排底线”,打造平安稳定新初村

强化信访维稳,建立镇、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抓实安全生产,聘请专家团队,督促172家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工作档案,实现一企一档;推动企业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双体系建设及完善应急预案,完成率达100%;开展企业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排查整改问题2156条,全部做到闭环管理。保障饮水和农产品安全,水质、农产品农药残留抽样检测全部合格。强化耕地种植保障,成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共整治撂荒地528亩,有效避免耕地成片撂荒,保障粮食种植安全。强化森林防火和松材线虫病防治,完成2.67万亩松材线虫病治理,全年零火情发。强化渔船管控,严格落实港长制、渔船包保责任制、渔船进出港登记报备制度等,全镇登记在在册捕捞渔船31艘、养殖渔船54艘、赋号的“三无”渔船109条,全部建立“一船一档”。坚持生命至上,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更好地为辖区内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障护航。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2023年,初村镇将继续锚定“园区建设主阵地、产城融合示范区”发展定位,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优的作风推动各项重点工作,用更加“初”彩的成绩助力高新区发展和“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