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宣讲时间

高区中小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现场教学活动

青少年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为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高区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将“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协同育人、实践育人”与爱国主义教育现场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受众学生超过15000人次。

一、创新德育课程,强化课程育人

充分发挥思政课、历史课、班(团)队会等课程主渠道作用,挖掘课程思想内涵,创新开展项目化学习、跨学科学习,将爱国主义内容细化到各学科教学目标中,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二、融合学校特色,提升文化育人

各学校依据校园文化特色,因地制宜打造校内红色阵地资源,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恒山实验学校打造“一廊三馆”——党史长廊、红色印迹馆、民族团结馆、校史馆场;钦村小学打造“红色热土·薪火相传”威海革命历史展馆;世昌中学建立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校园展馆……学生在沉浸式课堂中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

三、精心设计活动,落实活动育人

充分利用九一八”、烈士纪念日、“十一”、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开展各种教育实践活动。第九中学、神道口小学走进烈士陵园,为烈士墓碑描红填漆,缅怀先烈;第一中学、山大实验学校、世昌小学、大岚寺小学通过合唱、朗诵、书画、主题征文等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神道口中学、实验小学、钦村小学开展了主题宣讲活动,分享爱国故事,展现爱国情怀。



四、构建共育机制,促进协调育人

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现场教学活动。第一小学、沈阳路小学鼓励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打卡;积极邀请军人、五老、消防、法院等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走进学校开展主题宣讲,弘扬爱国精神。

五、拓展实践基地,推动实践育人

积极与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统筹安排实践活动。高区一中教育集团祈顶山校区、科技小学、后峰西小学走进金猴集团陈列馆及产业园、田村小学走进郭永怀纪念馆、世昌中学走进刘公岛甲午战争博物院、实验小学走进姜家疃十八里担架道和一战华工纪念馆、恒山实验学校走进海洋馆等。

现场教学活动将红色的种子种在学生的心田,引导少年儿童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少年。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