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小戏台,几件演出常用的家伙什,一群热爱吕剧的村民……眼下,到了农闲季,午后的初村镇莱山村,时常回荡着宛转悠扬的吕剧唱腔。村委会西侧空地上的一方小戏台,是莱山吕剧团得天独厚的排练场。虽是日常练习,也吸引来不少本村戏迷前来观赏。
无论是练习还是正式演出,只要往台上一站,演员们的眼神里尽是专注而炙热的光芒。在初冬暖阳的映衬下,舞台中央的他们熠熠生辉。从热爱到专业,从沉淀深耕到游刃有余,一路走来,15岁的莱山吕剧团,从未停下逐梦的脚步。
临近岁末,剧团已经接到了几场演出。11月8日,在下午的排练结束后,团长徐敬芳召集几名主力演员,一起讨论年底演出中新剧目编排的事儿。
“在剧团成立之初,都不敢想象,有一天我们这群地地道道的农民,也能登上舞台当主角。”徐敬芳感慨道。莱山吕剧团是一支由20名莱山村村民自发组织的农民艺术团体,凭着对吕剧的热爱和经年累月的练习,让这支庄户剧团走出村子,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我们所有人都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全靠自学和勤加练习。很多节目都是我们结合生活经历和本土文化特色自编自演的。”徐敬芳说。
唱腔优美流畅,夹杂着地道的乡音,虽然没有专业的道具,没有精致的妆容,没有华丽的舞台,但一张张朴实生动的角色面孔,一段段贴近农村生活的剧目,配合演员们简单淳朴传神的演绎,拉近了演员与乡亲们的距离,无论是演绎经典吕剧还是原创剧目,都颇受本土戏迷们的热爱。不图名利,这群农民演员只是享受舞台,即使是农忙时节,也没有耽误排练和演出,台下响起的掌声和叫好声,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褒奖。
莱山吕剧团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作为一支乡村小剧团,往往只是本村和邻村知晓,很难打响知名度。没有知名度就接不到演出,剧团也就没有经费运转下去。”徐敬芳说,很长一段时间,她一直想带着剧团走出村子,却找不到途径。
后来,在高区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和初村镇政府的扶持下,莱山吕剧团带着精彩的表演,走向了更大的舞台。“每年,区里和镇上为我们争取了很多演出机会,包括送戏下乡、主题晚会等,我们渐渐有了知名度,收获了不少演出邀约。”徐敬芳说,“今年我们已经走了21个村,用演出的收入购置了新戏服,大家心里都美滋滋的,上台也更有精气神。”
如今,莱山吕剧团的脚步早已遍布初村镇的各个村庄和城区,成了高区各种文化惠民演出中的“常客”。
近年来,在高区这片文化热土上,孕育了一批像莱山吕剧团这样自发组织的民间艺术团体,他们深深植根于基层,成为全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李鑫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