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威海营商行”走进高区政务服务中心、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等地,举办创新创业主题活动。本次活动共邀请25家企业代表参与,通过实地参观,近距离感受高区近年来在打造产业生态、科技创新保障、优化政务服务等方面的做法成效。
近年来,高区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企业发展,争创省级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区,推出“门口政务e站”“首席服务代表”“驻厂员”等服务,助力企业“无忧”发展。
打造“照单收、高兴办”服务品牌
代表们首先来到高区政务服务中心。这里共设95个窗口,可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部集中办理,让企业、群众“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 威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钢经常来办理各种企业手续,是中心很多工作人员的“老熟人”。“我们企业成立比较早,早年间办理营业执照等手续时,怎么也要一趟趟跑个一周多时间。现在类似的手续一上午就能办好,太方便了。”郭钢说。 高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工作人员说,近年来高区着力打造“照单收、高兴办”政务服务品牌,深入推进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大力推动各项政务服务便民举措落实落地,持续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今年,高区又在全市首创“门口政务e站”,与社会治理、红色物业深度融合,企业、群众扫描二维码即可办理包括行政审批服务、公共服务等100多个服务事项,实现了“随扫随办”;在全市率先推行审批“首席服务代表”制度,先后公布两批事项清单,事项覆盖业务全领域,授予11名工作人员为“首席服务代表”,对119个事项行使一人签字审批权限,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 威海双丰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郭宏伟便体验过“门口政务e站”的便利,“很多事项,用手机扫一扫就能办,特别方便。”他说。
聚链成群做强先进制造业
在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已形成高端打印及扫描设备、高端电子元器件、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等四大板块,产业园入围了山东省首批数字化试点园区。重点打造的全球打印机基地,是全球打印机技术水平最高、配套能力最强、营商成本最低的综合基地之一。 “先进制造业是高区的鲜明底色,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目标对象。为更好服务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内企业发展,我们创新‘企业提供图纸—园区公司建设—企业验收—拎包入驻’工作模式,建成标准化定制化厂房80万平方米、动力集成中心2万平方米,比企业自建周期缩短2年、成本降低30%以上。”高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工作人员说。 同时,围绕园区建设提供生活需求“就地配套”,布局商业、文化、食堂、公寓等,并在园区内设立园区政务服务站,涉及市场准入34项、公共服务59项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家门口”办。 围绕更好地精准推送政策,解决企业日常问题,高区建立了“驻厂员”服务企业工作制度,“一对一”联系企业,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既送政策上门,又帮助解决具体问题,今年以来,解决德生检测配电设备增设改造、云石科技大型设备进驻、合众创亚临时仓库调用等企业日常问题160多个。 园区还引进工信部电子信息产品试验检测中心、中国赛宝工业实验室(威海)等国家级专业检测平台,以往相关产品及组件必须到广州、苏州用5至7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性能检测、产品认证,现在只需30分钟不出园区即可完成。 威海天拓合创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便是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入驻企业之一,将于年底前动工开建生产基地,“前期手续办理得非常顺利、快速,有‘驻厂员’全程为我们提供服务。”公司副总经理刘琳说。
高质量孵化器助企降低科创成本
目前,高区拥有9家国家级孵化器,可协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与管理问题,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本次营商行活动最后一站——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便是高区国家级孵化器的典型代表。 创业园依托哈工大人才与科技创新优势,着重发展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产业领域,成立了院士和首席科学家为核心的产业技术研究院10余家,引留院士专家、哈工大校友200多人在威海创业。 “我们是一家为矿山安全保驾护航的科技型企业,近年来和哈工大的专家教授有着密切合作,这对企业快速成长起到了推动作用。”威海晶合数字矿山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丛家梁说。 除借助各级孵化器和辖区高校资源,帮助企业降低科技创新成本外,高区还用好国家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用创新积分对企业精准画像,破解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15家银行贷款审核直接采信创新积分,已为企业授信贷款256笔、14.5亿元,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所谓创新积分,就是结合企业研发投入、专利占比、纳税、信用等各项指标,采取‘百分制’形式对企业创新发展情况进行量化打分,以此评价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高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