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12月底,高区拥有各级各类学校85所,在校生38077人。公办中小学17所,在编教职工1570人,在校生27002人;53所幼儿园,在园幼儿9500人;2所中职学校,在校生1575人;民办培训机构13所。
全区教育党委现有基层党组织34个,其中机关党支部2个,中小学、幼儿园党支部22个,“两新”党支部10个,党员646人。围绕红色教育阵地建设,坚持提升“一校一品”党建文化,打造党史校史馆(长廊)等红色教育场所17处,接待社会团体上万人。
【学位保障】总投资1.36亿的祈顶山学校迎来首批新生,新增学位1600个,“中东西”三大学区进一步优化;信和苑小区配套园9月投入使用,新增学位270个;8所幼儿园获评省级一类园,优质园比例再升10个百分点。
【学生发展】1所学校在全国触式橄榄球分区赛获得冠亚军;5所学校代表威海市参加省中小学体质健康复核,优良率全省第二,实现体育教育新突破;2所学校获得省人工智能科普示范基地称号,5个项目获首届山东省科技节科创成果竞赛奖项,1个案例获山东省中小学劳育一等奖;1个体育案例获得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3名学生在全国信息学奥赛(CSP-J//S)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12)
【教师队伍】持续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优秀教师,引进优秀毕业生、幼儿园教师41名,“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占比15%;广泛开展名师建设项目,评选“最美教师”师德标兵等优秀教育工作者280余人;威海市唯一一个“齐鲁名校长领航工作室”落户高区。全方位打造过硬队伍。与山东大学(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两所驻区高校精准对接,50%学校参与国家、省级课题立项研究,80%以上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实施教师专业发展梯队建设行动,遴选“火炬名师名班主任”候选人58名,培训教师超1.6万人次;承办10余场省级教学现场培训活动,近百名国家级、省级专家现场授课、指导,加速教师专业化成长;体系化建设家庭教育讲师团。创新推进一对一育人导师分包机制,实现“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全员育人新样态;建立家长驻校办公机制,截至目前已邀请1000余名家长入校听课、陪餐;深入开展社区家庭教育讲座、亲子读书等公益活动,开展活动100余场,惠及2万余个社区家庭。
【成果凸显】2项创新策略被山东省学前教育中心在全省典型推广,304项学前教育资源录入学前资源库;推行联盟化办学和集团化办学,累计培训教师10000余人次;4项国家级课题研究及成果推广成果显现;1所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实现了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国家级教学成果零的突破;1所学校教学成果亮相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1所学校入选第七批中美”千校携手”项目学校,开启国际化校际育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