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动态信息

【纳税】“四结合”深入开展“以案释法”活动

图为:国家税务总局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干部与高区法院执行法官探讨法拍物执行款算税扣税问题

“税收滞纳金能付超过税款的金额?”“对欠税纳税人能否采取冻结银行账户的保全措施?”“能否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纳税人税款?”“现场执法时面对记录仪要说些什么?”......这许多的业务问题是一些税务人员平时没在意、临事又拿不准的,而枯燥的学习又让人提不起兴趣。国家税务总局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深入开展“以案释法”专项活动,通过讲述一些贴近生活和工作实际的涉税案例,像讲故事一样形象生动地现身说法,激发大家学习涉税法律法规的兴趣,不断提升全局干部的法治意识和执法能力。

一是结合各科所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涉税难题进行讲评。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举报投诉、对外提供涉税信息、征纳双方正当权益保护、税费政策具体适用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涉及多种政策交叉、新旧规定变化等情况,通过开展政策调研、科室会商、税收专家顾问研讨、请示上级答复等多种途径,会得到一些确定的结论或可行的做法。高区局定期将其编整成“以案释法”的素材,对其每个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解决方案进行讲解评析。

二是结合区局与法院协作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评。高区局与法院在法拍物扣税、破产企业税务管理、涉税司法协助等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双方对纳税义务、纳税环节意见不一致,互相不理解的情况,高区局对此类问题展开深入的调研和思考,和有关法官进行深入交流,梳理出其中的一些典型问题,对那些基本上能从法理和实践中得到法官认同的案例,也汇总整理出来进行讲评。

三是结合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涉税典型案例进行讲评。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目前收录了全国法院1亿多件司法裁判文书,其中也包含了不少的税务司法判例,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等组织每年都会从中评选“年度影响力税务司法审判十大案例”,这些判例中对于我们破除惯有思维,了解国家法治的最新动向,从第三方角度看待税务执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是区局“以案释法”的重要内容。

四是结合巡视巡察、内外部审计中发现问题进行讲评。几乎每年高区局都要接受上级的巡察和督察,外部审计部门也会区局开展审计监督,针对巡察、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以及税务系统内其他单位存在的执法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整理成案例资料开展讲评,最大程度减少屡查屡犯问题。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