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锦旗,传递着一份信任,也象征着一份责任;一封感谢信,代表着一份认可,也意味着一份期许……2023年第一季度,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收到来自企业群众的表扬信93封、锦旗5面,其中三月份实现政务服务作风质量“零投诉”。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是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坚守“和美、精致、高效”政务服务理念的展现;也是对工作人员秉持“热情就是人品、认真就是水平”“照单收、高兴办”服务态度的赞扬;更是工作人员不断用窗口的“服务指数”换来群众“满意指数”的真实写照。
常常拾进取心,弘扬“工匠精神”
“小小窗口,三尺柜台,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做到让群众带着问题而来,心怀满意而归。”政务服务工作人员每天面对面与企业和群众打交道,更应在政务服务方式上“雕琢”,要勤恳踏实,做一颗懂政务、善服务的“螺丝钉”。要保持求知若渴的心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修炼好自身“内功”,做到对服务事项流程明晰、了如指掌,业务办理才能及时高效、优质便捷。
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持续通过开展“集中式”“沉浸式”“互动式”等学习模式,不断推动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步步走实。做好“集中式”学习提升,通过“提升政务形象、争做服务表率”、“基层政务服务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等培训活动,全面掀起学习热潮;深化“沉浸式”体验,通过开展“政务服务评测师”、“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充分站在办事群众的立场考虑如何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服务方式,实施人性化、智慧化服务,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温度”;开展“互动式”交流研讨,通过“高兴办、大家谈”、“春风政务分享会”等活动,真情分享个人在服务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看到、感受到的感人事迹和温情时刻,通过他们的分享更加激励了每一名“政务人”不忘初心的担当与使命,用为民服务的“春风”激活政务服务的“一池春水”。
常怀赤子心,弘扬“纤夫精神”
春风借力千帆竞,前延服务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能否开花结果,关键在于抓落实。在这些一封封的感谢信中,总会出现“延时服务”、“绿色通道”等字眼。“快到了下班时间,工作人员还耐心的帮助办理,十分感动”、“急群众所急,为我排忧解难,工作人员及时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办理,帮助我能按时离开威海”……这都传达出窗口工作人员急群众所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服务理念。从“准点下班”到“延时+预约服务”,从“排队等候”到“帮办代办+绿色通道”,高区政务服务中心始终秉持着“群众不离窗口,工作人员不下班”的服务宗旨,发扬不辞辛苦、久久为功的“纤夫”精神,用不断暖心的服务举措,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为扎实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便捷化,凝聚工作合力,不断拓宽服务渠道,增添服务亮点,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创新组建“首席事务代表”、“项目管家”团队,为高新区重点项目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在一楼设置帮办代办中心,让进入大厅的群众享受“一站式”咨询解答办理的“保姆式”服务,并对前来办事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进行“一助一”结对服务。从细处着眼,从小处暖心,为办事群众提供极致的办事体验。
常守责任心,弘扬“公仆精神”
群众的评价,就是政务服务的“标尺”。政务服务大厅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把办事群众反映的难事、烦心事跟办督办,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办事效能。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等制度,服务窗口虽小,却承担着为民服务的无限空间,工作人员时刻记得自己肩上扛着的是民生大事,不能有丝毫懈怠。他们视群众如家人,想群众之所想,做群众之所盼,倾听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意见建议,畅通议事沟通渠道,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做勇担重任的“公仆”。
对企业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差评”问题、舆情热点,开展电话回访机制,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回访,力促企业群众诉求得到切实解决,不断细化制度、细化措施、细化责任,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见成效。通过“好差评”机制,以先进为榜样,模范为引领,形成“比学赶超”,“学先进、比先进”的良好氛围。每周通过小黑板展示“政务服务之星”、每月通过光荣榜展示考核标兵窗口及个人的优秀风采,向优秀分厅颁发流动红旗,加快实现由“跟跑”向“并跑”,再到“领跑”的跃升。
锦旗虽小,却红得鲜艳;信件虽轻,却承载厚重。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将始终坚持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与市场主体联系最紧密,与群众生活最贴切的问题,不断夯实服务基础,提升服务效能。将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深化服务改革“守正创新”,持续提升服务潜力,创新发展服务方式,务实高效推动工作落实。以“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奋斗姿态扎实推动政务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高新区政务服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