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要闻>部门动态

【文明旅游】区建设局:21天,浴场发出11封感谢信

“我不求什么表扬,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我仍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施救。”7月6日,在威海国际海水浴场从事经营的圣启水上俱乐部工作人员殷大伟一脸的坚定。

34岁的殷大伟,一个身份是圣启俱乐部的浆板教练,另一个身份则是联信救援队的救生员。在没有客人的时候,他在滚烫的沙滩上,眼睛一直紧盯着海里的游客,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出手救助。7月1日下午3点半,看到一名正在泳区游泳的游客因为突发脚抽筋,紧急呼救,殷大伟迅速划着浆板冲向游客,将其安全带回岸边。

据海水浴场游客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自6月18日发出第一封表扬信起,至7月8日,在21天时间里,游客中心先后向在浴场从事海上经营的4家业户发出11封表扬信,表扬救援人员勇往直前、坚定守望,以硬核担当坚守“抢险救危、真情为民”的使命责任。

信虽轻,情却重。一封封表扬信传递着对救援人员付出的肯定与赞许,每一封表扬信背后都有一段暖人故事。

6月23日下午7点20分,一对母女正在泳区游泳,女孩不慎从泳圈中落水,母亲拍打水面,呼喊救命,圣启水上俱乐部的救生员于开泉、马常峰发现情况,马上驾驶摩托艇前往救援,将母女安全带回岸上。6月25日中午12点半,一名游客从皮划艇上落水,不太会游泳的他呼叫救命,经营业户龙飞旅游公司救援队救生员刘文涛发现情况后,立即驾驶摩托艇,成功将落水游客带回岸边。7月2日上午10点半,一名游客由于体力不支,突然呛水,高喊救命,海涛旅游公司的救生员马峰、高赛接到救援令后,第一时间出动摩托艇开展救援,安全将游客带离海面,并进行适当急救,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炎炎盛夏,洗海澡成了广大市民和游客最受欢迎的纳凉避暑方式之一。在浴场开放期间,面对“井喷式”增长的游客,高新区建设局联合消防、公安、救援等单位和部门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切实做好浴场安全防范和应急救援两篇文章,全力为市民和游客保驾护航。

在安全防范上,采取广播循环播放提醒、电子监控全景跟踪、无人机实时监控、安全员岸边巡视、瞭望塔高处观察、救生艇海上巡逻等多位一体监管体系,随时观察海面情况,提供“海陆空”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在应急救援上,进一步加强浴场海上救援应急体系建设,强化应对海上突发事件密切配合,构建海上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建立5支专业救援和社会救援相协作的海上救援应急队伍。同时,医护人员和救护车入驻浴场,确保一旦发生险情,各方施救力量能够第一时间实施紧急救援,保障市民游客的人身安全。

据了解,从近几年浴场发生的溺水事故来看,主要是由于游客尤其是外地游客不熟悉水性,不穿救生装备玩皮划艇、划浆板、骑脚踏船等,使用泳具不当、坐或躺在游泳圈上,身体突发不适状况等多种原因造成的,教训深刻,代价沉痛。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和游客,游泳前要做好充分的暖身准备,游泳时要在规定的泳区内,留意查看相关的警示标识,切勿超过警戒线;尽量结伴而游,特别是儿童,一定要在大人的陪护下游泳戏水,严禁酒后下海游泳;不管游泳技术多么高超,下海游泳或游玩时尽可能佩戴好救生圈、救生衣等救生装备,并按照要求正确使用;由于受潮汐变化,在海里游泳与在淡水中或游泳池不同,需要加倍的体力及耐力才能游同样距离;海中戏水,不要过分依赖游泳圈、浮床等充气式浮具,万一漏泄气,无所依靠,容易造成不幸;水中切记慌乱,如遇抽筋,请保持冷静,科学应对,或改用仰漂,或及时求助;参与海上活动项目时,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量力而行,不盲目追求刺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徐吉祥)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