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格中去,事在格中办,难在网中解,情在网中结。怡园街道严格落实“固定联系人”攻坚项目,充分发挥固定联系人“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的作用,通过一张固定联系卡、一份信息登记卡、一张问题记录卡,围绕居民“最盼”“最需”的问题精准施策,敲开居民“家门”,走进居民“心门”,用心用情解决好居民身边的大事小情,推进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开展,全面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经过筛选,第一批共24项攻坚项目已于近日逐步实施。
为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弘扬正能量,西涝台社区固定联系人成立“放飞梦想 幸福成长”护“梦”队,利用社区网格群这个“联络站”,收集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求。以亲子实践活动为媒介,共同探讨如何以家庭为单位组织辖区内居民开展亲子活动,引导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邀请居民共同参与社区自治,进一步拉近孩子们与自己父母之间的关系,营造文明和谐的家庭氛围。
在社区党委的牵头下,护“梦”队携手希望美术教育学院开展百米长卷亲子绘画活动,通过绘画的形式,让孩子、家长们团结协作,尽情发挥想象,用五彩的颜料绘制心中的家园和祖国。活动一经发布,受到不少居民热情欢迎,20余组家庭报名参加。
作画现场,孩子们专注认真,一笔一画勾勒出纯真美好的愿望。在大家的画里,小巧的房屋代表着对家的渴望;可爱的小动物彰显了对生活的热爱;花花草草、各色人物形象是他们对世界的理解……这些都是孩子们的灵感之源,他们用稚嫩的画笔画出心中所想,用童心献礼和美家园。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更是拉近了每个家庭的亲子关系,同时在社区党委的牵引下,让护“梦”队充分发挥组织治理的作用,实现“1”个家庭带动居民自治、共建共享的新模式,筑牢社区居民自治防线。
下一步,西涝台社区将根据实际情况,继续结合各大节点,听取群众意见,开展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努力不断提高居民满意度。
在玛伽山社区的第三网格内住着一位名叫韩秀坤的93岁老人,因为女儿长期定居在上海无法抽身照顾,所以只能独自在社区居住。在一次日常走访中,固定联系人邵文和陶明走访到韩秀坤老人家中,得知老人最近总是高烧不退,但又不方便自己去买药。了解情况后,他们第一时间为老人送去了相关药品,并适时慰问。一周后老人身体康复,给社区打来电话感谢照料过她的两位固定联系人。
在照料期间,通过与老人的沟通,社区了解到老人在生活上有很多的困难,于是决定今后定期上门对老人进行走访慰问,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近几个月来,社区固定联系人上门帮助老人洗头剪指甲,陪伴老人聊天、去市场买菜,解决了老人一些生活上的困难。
就在最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突然迎来了老人的登门,原来是老人远在上海的女儿听说了社区同事们的事迹,特意定制了锦旗送了过来,同时老人还亲自手写了一封感谢信来表达自己对固定联系人无微不至照顾的谢意。收到锦旗后,工作人员们非常感动,觉得这段时间的工作都是有意义的。
为巩固丽景茗都小区环境卫生,进一步推进小区综合治理工作,丽景社区固定联系人和志愿者们合理安排、精心组织,带领小区居民自发成立的“绿色家园”护卫队,对丽景茗都小区1-9栋楼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活动中,固定联系人和志愿者们对主干道和绿化地内的漂浮垃圾、楼梯道里堆积杂物等现象进行了集中整治。大家分工明确,在捡拾花坛的碎纸屑、塑料袋、烟头、生活垃圾时,积极地向过往的居民发放宣传资料,倡导环保理念,呼吁居民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维护小区的环境卫生。
对于小区部分楼道里堆积的废旧生活用品等各种杂物,社区固定联系人首先开展上门走访,发动居民对杂物进行认领,并将废弃物品进行搬运处理,使楼道环境焕然一新。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推进了环境卫生整治常态化,同时增强了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为共同创造洁净、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好邻居调解队是一个由居民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它不仅具有调解矛盾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增强了居民自治的意识。因为它是由居民组成的,所以与居民的沟通更加亲切,能更好地了解居民的需求。让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槐云社区固定联系人巡查时发现,在环海路小区的卫生大清理过程中,一楼草厦子窗前的木板成为了一道阻碍,影响市容市貌,也存在安全隐患。当固定联系人与租户说明要将木板撤走时,阿姨脸上露出了难色,固定联系人询问原由,阿姨觉得这是自家的地儿并没有解释。
于是,固定联系人联系好邻居调解队的志愿者去到阿姨家中了解情况。由于志愿者都是辖区内的居民,不仅能感同身受,更能使阿姨敞开心扉。在好邻居调解队的帮助下,了解到原来这位阿姨是从临沂来的,在草厦子里租住多年,她老伴腿脚不好长期卧床,阿姨经常要推着大叔到门口晒太阳,但是临近雨季,门前的排水不畅,一到下雨天就会导致路面湿滑,为了避免意外,他们铺设了木板。
社区了解完情况后,立即组织联席会议。好邻居调解队邀请市政工作人员、物业和阿姨一起协商是否能免费来修复道路。经过多次协商,同意为其免费铺上水泥。门前的坑坑洼洼修好了。阿姨看到修复后的道路,向志愿者竖起了赞许的大拇指。
为深入做好青州街社区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进一步加强社区“有事好商量”议事联盟队伍建设,提升调解队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切实发挥调解队伍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重要作用,青州街社区固定联系人组织调解队员召开“有事好商量”议事联盟第一次会议暨法律知识集中培训会议。
培训会上,邓晶昕书记结合自身从事群众调解工作的经历,运用真实案例,讲述了调解所涉及的基本法律知识及调解的方法技巧等。同时,围绕群众调解法律法规、功能、原则等方面的内容,深入浅出地向调解队员们进行了讲解,有效丰富了大家关于群众调解工作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知识的储备,使大家更深刻地认识到群众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调解队员们纷纷表示,经过此次培训,收获颇深。
今后,青州街社区将会邀请专业律师定期到社区对调解队员进行法律培训,不断拓宽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建设高素质调解员队伍,不断提高居民自治管理服务效能,为创造安定和谐的社区环境提供法治保障。
青州街社区将坚持党建引领,依托青州街社区“有事好商量”议事联盟居民自治品牌,充分收集民情民意,积极调动党员、居民等力量共商共议共同参与。人心齐、泰山移,尽全力打造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的社会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