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给新生们上好开学第一课,山东大学威海校区行走的思政课走进刘公岛,让师生们在参观学习中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我中华少年,当走好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勇做时代新人,担负复兴大任,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活动在提督府广场前拉开序幕,全体师生队列整齐,高举右拳,庄重宣誓,用铮铮誓言向党和国家承诺,弘扬民族精神、燃烧热血青春、勇做时代新人、担当复兴大任。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之中,为实现中国现代化挺膺担当。”山东大学商学院2024级本科生郝美倩说。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老师李谷悦说:“大家进到门中,看到门口上面写的是国殇,但是墙的这一面已经变成什么了?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这是思想家梁启超的一段话,同时也是昭示着中华民族的觉醒……”
在甲午战争博物院陈列馆,山东大学威海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李谷悦围绕甲午战争和中华民族觉醒的关系、烈士纪念日为什么设置在9月30日、总体国家安全观等内容,为学生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学生确立大历史观,不仅要看到甲午国殇耻辱的一面,更从中看到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让学生在深刻体验民族觉醒伟大历程的同时,明确努力的方向,汲取奋进的力量,勇担使命,发愤图强。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老师李谷悦:“烈士纪念日设置在国庆日之前,意味着我们要缅怀先烈,如果没有那些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青年更应当为我们这种幸福生活而努力而奋斗。”
山东大学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2024级本科生张海琳说:“在这里我们学习了这段血泪之史,向无数仁人志士致敬,我们会以史为鉴,向着国家富强的方向,踔厉奋发,不懈努力,以青年人的担当肩负起祖国的未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登旗顶山,寻觅炮台旧址的身影,走进革命纪念馆,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驻足烈士纪念碑,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自2010年以来,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充分利用刘公岛历史文化资源和综合教育资源优势,每年组织全体新生4000多人到刘公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开展“开学第一课”实践教育活动,使青年学生得到了从课堂到课外、从知识到趣味、从情感到理性的全面引导和深切感召,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得到有力有效的强化。
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2024级本科生吕芯蕊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仰望星空,还要脚踏实地,把自身所学科学文化知识转变为推动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威海) 2024级本科生王妤冰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应担当起时代大任,脚踏实地,奋发向前,奋力书写“强国建设,山大有为”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