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要闻>基层播报

【为民办实事】“警格+网格”,兜住居民“大小事”

今年以来,威海市公安局高区分局立足基层视角,紧扣“派出所主防”定位,不断强化“社区警务是派出所最重要的工作”理念,以“大数据”作为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持续推动派出所警力向社区前置。

如今,高区分局96名民辅警下沉社区,他们与网格员们一起治安巡逻、调解纠纷、排查隐患、服务群众……这张“警格+网格”的基层警务“一张网”,已汇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现代化“大合力”,稳稳兜住社区群众的“大小事”。
警网交融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力
“正好大家都在,我给大伙讲讲最近全区通报的几类电信诈骗案件。”10月29日,在怡园街道毕家疃社区,派出所民警田辉与网格员一起,深入老年人群体开展防电诈宣传。

毕家疃社区外来暂住人口多,居民情况较为复杂。田辉凭着一股钻劲,仅用3个月就摸清63栋楼房和104栋平房的流动人员情况,建立8本台账。按照高区公安确定的“以房管人”思路,怡园派出所将采集“底数清、情况明、登记实”的第一手资料作为做好工作的第一步。
“居委会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配合,我每次将反映社区的警情等与社区有关的情况及时通报给他们,让他们提前做好预防准备。”田辉说,大半年来,双方互相交流警情民意,共同解决疑难问题40余个。
如此一来,社区警务和社区网格间的壁垒被打破。
网格员将摸排到的治安隐患及时向社区民辅警反映,派出所通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平台,将“非警务警情”流转至社区,由社区民辅警与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处理。

每个月,社区民辅警都会到社区参加警民议事会、警情通报会、网格员见面会、社区联席会。会上,他们都会普及法律、反诈、文明养犬等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知识;会后,参会人员积极向居民宣讲。高区各派出所还将辖区的社区物业、内保干部、志愿者等纳入共治队伍,形成“社区民警主导、网格员配合、多方联动参与”的群防群治模式。
从“指尖”到“心间”,从“网上”到“线下”,高区公安着眼深化警民关系,为每名社区民辅警制作警民联系卡,将其全部加入社区业主微信群,常态化坚持社会治安形势通报,组织治安发布、警民议事、警情通报等网上网下警民互动,社区民辅警和辖区群众“双向”熟悉率达82%以上。
警心向民 情系群众解民忧
前不久,古寨派出所辅警姜鹏在田和街道金峰塔社区走访中了解到,楼上楼下的两家邻居,因在楼道里抽烟、泼水等琐事产生矛盾,双方互不相让。姜鹏立即联合网格员走访调解,通过讲法理、说情理,最终促使双方握手言和。

像姜鹏一样的社区辅警,在高区还有73名。为方便他们日常工作,高区公安购置“随意联”无线终端,解决了工作中网络流量不足的后顾之忧。为让基层治理更为扎实、为民服务更高效,高区公安还秉持基础工作信息化方向,不断深化派出所基础工作平台以及“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的应用。
如此一来,社区民辅警在进行走访检查时,可做到一边走访、一边录入、一边上传,极大缓解了基层采集数据录入的压力。同时,还为辅警购置新式5G图传“数码鹰”,确保每次社区走访、检查、调解等警务活动都能全程录音录像,使警务活动得到进一步规范。
高区公安在整合人口、治安等基础工作职能过程中开发出警务平台,持续加强信息系统关联整合,将分散数据转变为关联数据,提升基础信息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实现各警种基础工作在一个中心、一个平台汇聚管理,推动基层基础工作提质增效。在此基础上,高区公安依托63个社区144个智慧安防小区的建设达标,全量汇聚小区的进出人员、车辆信息,与社区民辅警走访登记信息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进一步提高基础信息的精准性和鲜活度。

立足社区民警“走千家入万户”工作特点,指挥中心、治安、刑侦等部门综合警情,形成风险预警,将每日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精准推送基层,进一步加强了警格网格的力量联结、管理联动、风险联控。今年以来,全区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8.2%。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