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动态信息

【提升创新创业活跃度】当好“服务生”,助力企业攀“高”逐“新”

东兴电子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子变压器、滤波器、电感等磁性元器件研发生产的企业。去年被评为“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近期提前准备申报“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今年如果申报国家级的话,重点在技术人才和产出效益这块,看一下是否符合条件。”11月7日,在高区经济发展局技术改造科工作人员指导下,东兴电子公司副总经理王颖拿着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表,一项一项认真核对起来。

经过前期的沟通以及现场两个多小时的精准核对,王颖根据评价标准和指标,认为企业在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销售利润占比、出口创汇额、研发费支出等方面基本上符合要求,现在需要重点关注发明专利、项目、财务等方面的一些数据。

“以往政策直接下发到企业,但是具体关键细节我们存在盲点,材料准备工作无从下手。现在直接将政策打包送上门,让我们知道自身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来申报某些项目。而每个项目要求的基本条件都有差异,工作人员还帮助理清申报思路,以便我们更好的准备基础材料。”王颖说。

不是简单打个电话通知,而是实打实走进企业真正的问需问计。经发局技术改造科工作人员走进东兴电子,不只是沟通了申报“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问题,还对接了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实训基地、人才项目等其他五个项目申报工作。

一边帮企业申报新项目,一边储备未来项目,多做一点、前延一步,这已是高区经发局服务企业的常态。据介绍,以前都是来了政策通知,再组织企业申报,时间非常仓促。而现在工作人员会提前把今年该申报的项目从头到尾捋一遍,年初的时候制定动态储备库,把一些符合条件并有申报意向的企业纳进来,提前对企业进行精准辅导,争取申报时更从容,进而不断提高企业含金量。

近年来,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科技成色足的企业在高区乘势而起。为当好企业“服务生”,高区大力实施企业梯次培育攻坚行动,推动政策惠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等一系列举措,推动企业梯次成长。

据高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是高区提升服务企业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高区驻厂员向企业法人、项目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点对点”推送政策信息,最大限度地扩大政策知晓率、覆盖面。与此同时,推动惠企资金直达企业,认真研究各级政策,做好项目筛选储备,主动对上沟通对接,有效运用政策,让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同时确保惠企资金直达企业。今年前三季度,累计争取各类资金2.72亿元,帮助企业解决了发展资金短缺燃眉之急。

为创新服务载体,今年以来,高区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月、企业供需对接交流、高质量服务企业“六大攻坚行动”3次,共汇集32项主题清单,实打实帮扶企业纾困解难,23家企业形成供需清单127项。

此外,高区还聚力推动创新强企,不断优化创新平台体系,强化两化深度融合,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优质要素保障服务。截至目前,高区今年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家、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1家、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平台6个、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家、首版次高端软件产品1个、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3个、省级实训基地1家、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企业18家、首批山东省首件套电子产品3件、省第四批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1个、省级“工赋百景”揭榜挂帅试点项目2个。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