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动态信息

【提高创新创业活跃度】高区校企携手攻克锂电池创新技术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联合多家企业共同申报的“高比能长寿命富锰磷酸锰铁锂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成功获得2024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推进项目关键技术攻关的,正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先进锂电池技术研究中心。

“这款材料不同于市场上现有的材料,材料中锰的比例很高,意味着可以比50%同类产品拥有更高的低压平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先进锂电池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苏新介绍,项目现处于中试往量产导入阶段,正根据各方需求,进一步提升打磨,做到既有高能量密度,又满足长寿命、低温、高功率等性能要求。

围绕关键技术不断攻坚克难,全面赋能新能源产业电池材料高质量发展,是先进锂电池技术研究中心成立的初衷。着眼于电极材料、电解液配方等影响锂电池性能的因素,研究中心持续精进。

低温下性能下降是制约锂电池应用的重要问题。在该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从电解液配方入手,不断改善电池低温性能。如今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他们开发的电解液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材料,可以达到低温下80%以上的保持率。

此外,研究中心还实现了报废锂电池的绿色回收。“我们把正极材料跟传统的湿法回收相结合,让电池废料再生为高性能电池材料,不会产生大量的酸碱废液。”苏新说,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回收的附加值会比较高,而且几乎零污染、零排放,从而帮助锂电池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研究中心正在努力让锂电池能够绿色、低能耗地循环起来,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