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1000004359440C/2025-0005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高区党政办公室 | 组配分类 | 部门文件 |
成文日期 | 2025-01-23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高区怡园街道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
||
|
||
2024年,怡园街道办事处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紧紧围绕全区“1310”工作体系,坚持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促进各项工作全面步入法治轨道。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法治学习 1.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与党纪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述法和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巩固以“中心组领学、党支部研学、专题讲座导学、个人自学”为主体的“四学联动”体系,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贯穿“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全过程。2024年怡园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2次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街道党工委各党支部开展10次《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结合机关周例会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内规章等专题学习培训6次。 2.注重以考促学、学用结合。依托“灯塔党建在线——山东干部网络学院”“山东省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学习云平台”等平台,组织街道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政治理论和党性修养、公共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的培训,不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素养和综合能力,并以此作为年度行政执法证件年审审验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确保行政执法人员100%持证上岗。组织93名机关干部在学法考试平台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暨法律知识考试,采取先学后考的方式,参考率、合格率均达100%。注重学习成果的转化和运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到基层党建、文明创建、民生服务、行政执法、基层治理等各项工作中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把上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施好,积极推进好,有效落实好。 (二)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加强公共法律服务 1.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按照《威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要求,街道重大行政决策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为科学依法决策提供保障,确保决策科学、透明。 2.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认真履行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政府法律顾问自聘任以来,认真履行职责,按照要求积极参与街道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政府合同法律审查、疑难涉法事务处理,跟进和服务政府重大项目、重要活动,为提高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2024年以来,政府法律顾问审查105份合同,出具了107份法律意见书。 3.做好全民普法宣传工作。利用线上线下两条线拓展法治宣传教育新平台,组织开展“新春送福·法润万家”“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月”“宪法宣传日”等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LED电子显示屏播放法治宣传标语、悬挂横幅、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以案释法等方式,围绕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个人信息保护、遗嘱与继承、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等方面的法律内容,向居民普及宪法、民法等有关知识。2024年共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00余场次,发放宣传材料4000余份,播放标语72条,受教育面达9000余人次。 (三)探索基层治理模式,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1.升级“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打造街道2.0版“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设有信访接待室、综合调解室、服务接待室、信息化办公室、会商研判室、法律服务室、心理服务室等功能区,实现综治、维稳、司法、信访、调解等一体化办公,形成街道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横向联动、矛盾共治新格局。2024年怡园街道办事处共受理矛盾纠纷1449件,办件1447件,调解成功1342件。 2.抓好企业经济服务。坚决扛牢属地责任,入户走访231家企业,超额完成上级分配28家升规任务;统筹经济服务、党建、应急等职能科室加大非公企业走访力度,进一步发掘非公企业在党建、升规纳统等方面潜力,推介发放《高区重点工业企业产品名录》,加强本土企业间协同配套,增强区域发展合力;加强对工业企业、商贸企业的走访力度,深入了解企业运营状况与需求,协助开展政策宣传与经济数据统计工作,全力推动 37 家商贸企业升规纳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规范集体经济管理。依据巡察反馈合作社的290 余项问题进行全面整改,以整改为契机完善合作社管理制度,规范其运营行为,促进集体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引导合作社参与社区治理,在多方面给予资金与资源支持,实现社区与合作社的协同发展。 4.做好重点项目建设保障。积极配合推动小石岛防潮堤建设项目、环海路周边、慧园项目、观湖阅山南侧等多处违建拆除工作,持续提升火炬八街、海水浴场、小石岛等景区景点形象与影响力,助力全区重点项目高质量发展。完成鹿达花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设立邻里驿站,组织志愿者1000余人次,开展应急救援、纠纷调解、现场咨询等志愿服务,提升游客体验感、舒适度。开展早夜市、挡土墙、老旧危房、低洼地段排查整治,落实汛期责任,确保安全度汛,落实开海后678艘各类船舶包保责任,做好日常安全教育和督导检查工作。 (四)聚焦守牢一排底线,维护平安稳定大局 1.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组织27个社区对所辖高层建筑提前进行宣传引导、警示发动,做到“一区一策”,明确整治目标、措施与责任分工,做好高层住宅小区消防设施整治,努力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制定街道、社区19类综合应急预案,做到“一社一方案”,加强应急能力建设。通过完善各类制度与方案,使街道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与复杂问题时有章可循,提高街道应急处突能力。 2.筑牢安全稳定底线。加强对九小场所、民宿等场所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 “三年行动” 本年度任务要求,对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与整治;督导槐云、东涝台等8家合作社及市场管理方完善辖区市场市集消防设施、应急通道设置,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完善辖区151处厂房、库房隐患排查台账;持续做好冬季安全取暖排查工作;加大对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行业从业资格、安全防护、消防处置的执法监督力度,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3.强化制约监督。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整治行动,以小切口项目为切入点,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立案审查党员违法违纪案件3起,给予3名党员党纪处分、诫勉谈话1人,约谈群众诉求解决不力的社区党组织书记4人次。结合本轮合作社、社区巡察,高标准做好整改工作,以“群腐”台账、殡葬领域专项整治为切口,以案促改不断推动廉政建设向机关、社区、合作社干部前移。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宣传教育深度不够 尽管开展了一些法治宣传活动,但在宣传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上仍有不足。例如,在惠民政策、民生实事宣传中,对相关法律法规依据的阐释不够详细,导致居民仅知晓政策内容,对政策背后的法治逻辑理解不深。原因在于宣传方式较为传统,多以简单的发放资料、口头讲解为主,缺乏系统性、深入性的法治宣传教育规划与创新的宣传手段,未能充分考虑不同群体对法治知识的接受能力和需求差异。 (二)执法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在安全生产等执法工作中,部分执法人员的专业法律知识储备不足,对复杂法律问题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限。例如,在处理一些涉及多领域法律法规交叉的案件时,执法人员难以准确适用法律条款,影响执法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主要原因是对执法人员的专业培训不够系统和持续,培训内容与实际执法需求结合不够紧密。 (三)以法治手段化解矛盾纠纷能力有待提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街道所面临的社会事务日益繁杂多样,群众诉求、矛盾纠纷也日益凸显。在实际处理、解决政务热线、城市管理等问题时,常常遭遇诸多棘手问题,其中缺乏法律依据的情况尤为突出,这不仅导致工作人员在处理一些复杂纠纷和矛盾时举棋不定、无所适从,还可能因处理不当引发次生矛盾。主要原因一是工作人员虽熟悉本地事务与群众情况,但在法律专业知识储备方面相对薄弱;二是许多矛盾纠纷处于法律规定的边缘地带或法律法规尚未明确涵盖的领域,使得在处置时缺乏明确、具体的法律依据。 三、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情况 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全面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论述新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对法治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带头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各项工作,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法治工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全员参与,并将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度述职重要内容。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相关要求,准确把握“三个规定”的主要内容,筑牢思想防线,带头承诺不以任何方式违法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办理过程,不妨碍司法公正。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深化法治宣传教育 一是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例如,针对社区居民,开展以社区常见法律问题为主题的法治讲座、法律咨询活动;针对企业,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培训与合规经营指导。二是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制作和发布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法治宣传内容,提高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提升执法队伍素质 建立健全执法人员培训长效机制,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参加专业法律知识培训,邀请法律专家、业务骨干进行授课,重点加强对新法律法规、执法程序、执法技巧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提升以法治手段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一是建立法律顾问日常咨询服务机制,对涉及法律问题的矛盾纠纷,立即向法律顾问咨询。法律顾问根据具体情况,提供准确的、详细的法律依据和处理建议,帮助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二是针对一些典型案例或法律热点问题,法律顾问定期开展法律培训讲座和案例分析研讨会,向工作人员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其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讲解,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增强在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中的法律判断能力和应对能力。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