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要闻>基层播报

【金秋行动】初村镇:抢收抢烘双管齐下 保障秋粮颗粒归仓

10月12日上午,高区初村镇马石泊村的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伴随着轰鸣声,玉米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金黄的玉米棒被快速收集。不远处,挖掘机正沿着田埂开挖排水沟,几名村民则手持铁锹,细致清理沟内杂物,人工与机械配合,全力排出田间积水。尽管此前持续数日的阴雨天气导致田间积水、土壤过湿,给秋收带来不便,但田地里收割、排涝各环节衔接顺畅,一派紧张有序的作业场景。



在距离马石泊村不远的威海洪涛农林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厂区内,同样是热火朝天的作业画面。铲车将刚从田间运来的湿玉米缓缓倾注到烘干机中,经过设备处理,原本潮湿的玉米逐渐变得干燥,为后续储存做准备。

“目前全镇花生基本收获结束,春玉米正在有序收获,剩下的20多亩春玉米,今天就能收完。秋玉米还有10到15天的成熟期,之后会组织集中收获。现在收上来的春玉米,都是随收随烘随入库。” 威海洪涛农林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文忠表示,会积极响应、全力配合高区和镇上的安排,提供高效有序的烘干、收储服务,切实护好农民的 “粮袋子”。

2025年初村镇秋收面积达16560亩,涉及玉米、花生、地瓜、大豆4大类粮食作物。截至目前,已收获7865亩,收获比例达47.5%。其中,花生种植3800亩已全部完成收获;玉米作为主要作物,种植面积11000亩(含春玉米2100亩、秋玉米8900亩),已收获3800亩,占应收面积的34%。

当前正值秋收关键节点,前期阴雨天气不仅影响收获进度,还让收获后的湿粮面临霉变风险,高区迅速行动,打出“排涝+烘干+抢收+抢种”组合拳,全力保障秋粮收获与后续种植。

在农田排涝散墒方面,初村镇针对积水田块,疏通田间主支排水沟,同时调配移动抽水泵等机械集中抽水,累计疏浚清挖排水沟28公里,快速清空田间积水;对于土壤过湿的地块,采用人工挖沟分墒与机械深松相结合的方式,加速土壤水分蒸发,为农机进地作业创造条件。



湿粮烘干是保障粮食储存安全的关键。初村镇依托辖区两处日烘干能力达210吨的烘干设施,为农户提供专业烘干服务。针对农户手中的零星湿粮,采取“直接收购+集中烘干”模式,解决小批量湿粮晾晒难题;同时安排专业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确保烘干作业不间断,最大程度降低湿粮损耗,守护农户经济利益。

抢收与抢种同步推进。在抢收环节,初村镇统筹调度13台玉米收割机(含10台适应湿田作业的履带式机型),日收割能力达700亩,若后续天气条件适宜,10日内即可完成全域秋玉米收割。抢种方面,按照“先山地后平地”的顺序,优先在墒情达标的山地开展小麦种植,平地则待墒情适宜后跟进;同时提前协调种子、化肥等农资供应,目前已备齐种子180吨、化肥400吨,全力保障11月底前完成全镇8000亩小麦种植任务。

面对阴雨天气挑战,高区以初村镇为着力点,通过统筹资源、联动企业、精准施策,将排涝、抢收、烘干、抢种各环节紧密衔接,既有效化解了田间积水、湿粮霉变等难题,保障了当前秋粮收获的效率与质量,也为后续小麦种植筑牢基础,用扎实行动守护农民“粮袋子”,为区域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李鑫慧)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