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区,色彩斑斓的火炬八街游人如织,碧波荡漾的国际海水浴场人气满满。作为网红景点的集聚地,怡园街道日均网约车接单量超6000单,1000余名网约车司机在此奔波不息。在高频运营背后,“充电歇脚难、热饭没着落、孩子无人管”的现实难题,成了司机群体的“心头事”。对此,怡园街道以“精准服务破痛点、双向融入激活力”为核心思路,打造“怡心护‘新’”服务品牌,既为司机群体撑起“温暖保护伞”,更推动其变身基层治理的“流动力量”。
三个“司机之家”:让奔波的脚步有处可歇
针对网约车司机工作时间长、作业分散的特点,怡园街道精准捕捉其“11点集中充电”的工作规律,以辖区三个充电站为核心,打造“网约车司机之家”。每个“司机之家”均清晰划分休息区、咨询区与文化角三大功能区域,配备空调、饮水机、微波炉等设备,角落的“便民服务包”内含常用药、创可贴、消毒湿巾等20余种物资。同时联动周边洗车店、维修店,为司机提供免费轮胎补气、优惠洗车等服务。此外,街道依托“11点集中充电”的人员集聚契机,开展中秋“驾”节暖心护航、“粽”情端午等活动,为在此歇脚的网约车司机发放月饼、玻璃水、纸抽等实用物品,并安排社区工作人员轮班值守,无论是社保缴费咨询,还是政策解读需求,都能当场为司机响应解答。截至目前,3个“司机之家”已累计服务司机超1.2万人次。
“双轨托管”解焦虑:孩子有人管,跑车更安心
“晚上一跑景点单子就赶上孩子放学,心里总挂着事儿,根本没法专心接单。”这是辖区不少网约车司机的共同烦心事。为此,怡园街道主动破题,推出“暑期托管+课后照护”双轨服务模式。
今年暑期,25个社区托管班同时开班,提供课业辅导、科创启蒙、手工绘画等丰富课程,68户网约车司机家庭的孩子有了安全又有趣的“托管港湾”。
学生开学后,服务持续升级——“四点半课堂”正式上线。从放学安全接送、作业答疑辅导到兴趣特长培养,怡园街道为孩子提供全链条“一站式”照护服务。司机只需通过社区微信公众号提前登记预约,就能卸下牵挂放心跑单。
从“被服务者”到“参与者”:司机变身治理“新力量”
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怡园街道积极搭建“双向融入”桥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
怡园街道将反诈知宣传、社保政策等内容制作成小巧便携的宣传卡,放置在网约车座椅袋内,让每一辆网约车都变身为穿梭于城市间的“移动宣传站”。街道每季度在“司机之家”召开恳谈会,则成为倾听民声、汇聚民意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已收集关于“景点周边临时停车难”“充电站增设遮阳棚”等意见建议32条,且逐一落地解决。
更令人欣喜的是,一支名为“怡驾亲”的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45名网约车司机主动报名,担任“流动网格员”,在日常运营中随手拍、及时报,发现并上报道路破损、垃圾散落、非机动车乱停等问题30余个,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
从精准关怀到机制引导,从单向服务到双向奔赴,怡园街道“怡心护‘新’”品牌不仅温暖了网约车司机,更打通了服务游客、优化景点周边治理效能的“最后一公里”。如今,在怡园街道的网红景点周边,网约车司机既是“服务提供者”,也是“文明守护者”,为城市发展注入了鲜活的“新”动能。(陈逸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