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和街道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网格+”为抓手,用一系列“小精特”的网格活动精准破题,将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把温情传递到心坎上,成功勾画出一幅“邻里一家亲”的社区治理新蓝图。
网格+需求,精准对接暖民心 田和街道转变工作思路,推动服务从“单向供给”转向“双向奔赴”,通过网格员常态化走访,动态建立详尽的“居民需求清单”,实现文化惠民“按需定制”的精准服务。 “社区能不能组织个亲子绘画活动,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画画?”听到居民的呼声,华晟社区第一网格在泰乐广场开展了“童心绘盛世,长卷贺华诞”儿童长卷绘画活动,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参与。长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爱国情怀与邻里情谊在共同创作中深化。 笔架山社区根据网格内青少年居多的特点,策划了“探农耕智慧,享丰收喜悦”打谷机制作活动,20余组亲子家庭在实践体验中增进感情。田村社区第一网格发起的“旧衣循环,公益同行”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响应了绿色低碳生活的号召,更将公益理念深植人心。 如今,街道已形成“需求征集-清单管理-精准对接-效果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线下走访摸实情、线上征集听民意,有效避免服务与需求错位,让居民的参与感在“量身定制”的服务中持续提升。 多元协同,资源整合增效能 田和街道将资金、资源进一步向网格延伸,在“最小治理单元”开展多样化活动,增强网格服务黏性。 街道通过联动专业机构、高校、共建单位,盘活辖区32处公益文化阵地,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银杏社区联合中国音乐协会会员开展的“鼓韵润银杏,清音疗人心”空灵鼓活动,以其轻缓悠远的音质精准疗愈老年群体的精神需求。欧乐坊社区第四网格开展的“和你益起 幸福邻里”便民公益大集,整合了“田三角”综合为老服务项目,将多元服务送至居民家门口。 街道创新实施“资源共筹”模式,积极链接社会机构、高校、共建单位等优质资源,建立“社区资源池”,通过“政府搭台+专业机构+居民达人”的共治链,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升服务品质。 文化浸润,邻里和谐促善治 街道以“小精特”为理念,将活动触角从网格延伸至楼宇,通过谋划特色活动载体,有效破除邻里隔阂感。 佛顶社区第二网格的“趣味套圈 蔬写快乐”活动,居民通过参与游戏赢得蔬菜圈,在欢声笑语中拉近距离。黄家夼社区开展的“青花雅韵 瓶绘时光”彩绘瓷瓶活动,让居民在传统美学中陶冶情操。洪智社区开展的家庭教育亲子阅读活动,促进了家庭阅读氛围的形成,为亲子沟通架起桥梁。 街道深入探索“文化+治理”融合路径,通过“月月有配档、全年有安排”的常态化推进,以及低门槛、强互动、富有特色的活动设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融入日常,促进居民从陌生到熟悉,从服务对象到社区共建者的转变。 从墨香满溢的书画交流、疗愈人心的空灵鼓声,到欢声笑语的邻里游戏,每一场活动都在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街道的“网格+”实践,始终围绕着“民之所盼”精准发力。田和街道将进一步深化联动辖区内优质资源,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即时需求”为导向,让“小网格”持续释放“大能量”,为精致城市建设贡献更具温情的“田和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