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新华财经以《瞄准工装蓝海新市场 迪尚集团多维度发力剑指行业龙头》为题,报道了我区企业迪尚集团将目光定位在工装行业这片新蓝海之上,深耕全球工装市场,以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朝着千亿级企业迈进。
成立于1993年,起家于服装外贸领域的迪尚集团已在全球拥有超5万名员工,服务于全球近900家服装品牌,目前超150亿元的年均营收中,80%左右来自于外贸部分。不过,随着行业格局变化,迪尚集团总经理朱洪韬已将目光定位在工装行业这片新蓝海之上:“我们有信心发展成为全国工装第一品牌,成长为千亿级企业。”
提前布局抢占市场先机
“国内工装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在2023年就已经拥有6000亿级别的规模。但这一市场却较为分散,规模最大的企业也就在20亿元左右,没有企业把这一领域当作自己的主赛道进行布局。”朱洪韬说。
设计师使用DDM数字设计系统进行数字化面料缝制
自2019年下半年起,迪尚集团以工装、职业装、校服和医护服为切入点,全面进军国内工装市场。先后承接了港口、电力、交通、海关、边检、海事等多个行业的大型项目,并先后打造了迪尚定制、迪尚工装、迪尚校园服、迪尚学位服和迪尚医护服等多元化品牌。
在迪尚集团5层的展厅内,记者了解到一套套迪尚工装背后的巧思:物流工装的背部采用透气蜂窝结构,使快递员的肩部压力降低40%;环卫工装的面料添加光触媒涂层,可分解空气中的有害颗粒;高校学位服垂布纹样提取自《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门襟处暗藏校训刺绣……
对于国内工装领域的前瞻性洞察与专注,也让迪尚建设工装自主品牌所播下的种,开出了更多的花。
“目前,我们在工装领域的规模已经市场领先。我们的客户拓展也更加顺利。”朱洪韬表示,将继续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平衡好实用性、功能性与审美性,为各行各业打造工装全场景一站式解决方案。
专业能力增添发展底气
“这些年来,国内工装行业的环境改善了,真正懂得消费者需求、洞察市场变化的企业有了更多的业务机遇。”朱洪韬说。
对于未来发展的底气,源自于迪尚集团扎实的业务基础和坚定的发展定位。在采访中,朱洪韬多次强调,迪尚是一家服务型企业,而非制造型企业。
迪尚制造现代工装展示
从早期的OEM(原产地委托加工)起步,迪尚并不满足于简单的代工业务模式。目前,其ODM(自主研发设计制造)业务已经占到了其出口业务的95%。“迪尚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也把对外合作、自主品牌建设和转型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攥在自己手中。”朱洪韬说。
多年来对于全球市场的深耕,也坚定了迪尚对工装行业布局的方向。“在欧美工装市场,都有规模过千亿的工装企业。随着中国工装市场的逐渐成熟,无论是美国市场的企销租赁模式,还是日本市场的工装零售化模式,都能找到更多的用武之地。”朱洪韬表示。
与此同时,迪尚也高度重视数字化技术对展业的赋能。“目前,我们在数字化发展领域每年的投入达到了1亿元左右。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会在2到3年的时间内打破服装行业壁垒,缩短生产链条,必须要提前布局去应对挑战。”朱洪韬说。
为此,朱洪韬表示,迪尚集团将在设计研发领域加大投入力度,优化算法和技术,实现全流程、全要素数字化赋能,加强与全球顶尖设计机构和设计师合作。在生产制造环节,则要进一步推进智能化工厂建设,引入更多先进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管理。
“未来,迪尚集团将把国际标准、先进技术、前沿材料转化到国内,提升工装发展理念和质量。”朱洪韬表示。(陆宇航 贾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