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要闻>基层播报

【为民办实事】田和街道“小事精办”赢民心

今年以来,田和街道的社区工作者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一件件民生“小事”办成暖心“大事”,赢得了居民赞誉。这些锦旗背后,不仅是一个个温情故事,更沉淀着基层治理的宝贵经验,诠释着“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治理初心。


主动向前一步,服务多添温度


田和街道创新构建“网格巡查+居民点单”双线感知体系,让网格员成为社区的“活地图”“百事通”。

田西社区的王奶奶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网格员张乐梅经常记挂着老人的日常起居,在得知老人未办理高龄补贴后,她主动包揽相关事项,全程代办,最终顺利为老人拿到补贴。金峰塔社区于大姐的锦旗背后,是社区网格员的“错时服务”,顺利帮她办结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手续,让便民服务不打烊。

面对公共区域被私自开垦为菜地引发的邻里矛盾,仁柳庄社区网格员没有简单取缔,而是通过反复沟通,既尊重居民的劳动热情,又坚守公共规则,最终促成“私家菜园”变身为共享绿地。


快速响应诉求,把难题办在当下


街道构建“小事即办、急事快办、难事联办”三级响应闭环,以高效执行力将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清单”。

面对新开业餐饮店与物业的垃圾桶摆放纠纷,欧乐坊社区网格员及时协调双方达成一致,保障了商户的正常经营;奈古山社区网格员联合民警、楼长和热心居民,通过查看监控、发布启事、逐户询问,为居民找回了存有重要信息的手机。

黄家夼社区通过安装挡车杆实现封闭管理,有效防止外来车辆占用居民车位;笔架山社区则通过连续7天的实地记录和监控核查,用数据厘清责任,以可升降挡车地桩彻底解决了通道违规停车问题。


创新工作机制,让服务长效可持续


街道以系统思维推动“解决一个问题”向“治理一类问题”跃升,让暖心服务可持续、可复制。

仁和佳苑小区的居民代表送来的锦旗上,“充电桩小安万家 社区情暖护平安”14个字格外醒目。面对小区电动车“充电难”“停放乱”问题,仁柳庄社区通过挨家挨户走访统计,召开居民议事会,线上线下广泛征求意见,科学选定建设位置,同步加强安全宣传和常态化巡查。

要让这些创新做法真正落地生根、长效运行,离不开一支专业高效的社区工作队伍,为此,街道通过开展“繁星课堂”赋能工程为基层工作注入持续动能。通过“点单式”培训覆盖城市管理、居民诉求办理等多个板块,引导社区工作者树立“万事有解”思维,同时,将每月1日、15日设为物业领域“固定说事日”,形成“议事—决策—执行—反馈—监督”完整闭环,确保居民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