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脱生硬说教,真正融入百姓日常?在怡园街道,“怡小宣”宣讲品牌给出了生动答案。这个诞生于基层治理实践的宣讲载体,以“贴近群众、浸润人心”为核心,打破传统宣讲的刻板模式,将主流价值理念,拆解成党课里的政策解读、老兵口中的爱国故事、邻里节里的温情互动、志愿活动中的躬身实践,通过“讲”与“行”的双向发力,让主流价值不仅能被听见,更能被看见、被感知、被践行。
党员带头讲 筑牢价值引领“主阵地”
街道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党员教育全过程,构建起“书记带头讲、干部跟进讲、网络延伸讲”的立体宣讲体系。街道班子成员、各社区书记率先垂范,以党课为载体,结合日常工作中的服务经验和榜样故事,开展“书记讲党课”440余场次,让核心价值观与政策解读、民生服务同频共振。
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组织3800余名党员深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每季度开展网络素养专题培训,邀请专家授课提升党员“网言网语”表达能力,让党员成为网络空间的“先锋旗手”。组建“怡园网声先锋队”和“社区网络瞭望员”志愿队,以《党员干部网络行为“十要十不准”》为准则,在居民群、物业群中主动发声,化解误解、传播正能量,让核心价值观成为网络空间的“主旋律”。
榜样示范讲,激活价值传递“活水源”
街道聚焦退役老兵、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榜样群体,让核心价值观变得可感可学。以“中国好人”刘光辉为首的“光辉领航”老兵志愿服务队,不仅在开学第一课、“九一八”纪念日等节点讲述爱国奉献故事,更走进社区开展防溺水、心肺复苏义务讲座,用实际行动诠释社会主流价值。
街道常态化选树“最美邻居”“最佳楼长”等身边榜样,推荐赵锦秀等“威海好人”事迹展播,通过事迹分享会、社区宣传栏等形式,让诚信友善的家风、邻里情在居民间传递,让“威海好人”的精神微光汇聚成文明暖流。
日常融入讲,搭建价值浸润“微场景”
“怡小宣”将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日常活动中,以“光影映初心文化润万家”为主题,开展百场公益电影进社区活动,放映主旋律影片102场,覆盖群众超1.1万人次,在观影后设置好人好事分享、有奖问答环节,让红色基因随光影浸润人心。
依托“邻里节”“公益大集”等平台,打造“电影+服务+互动”的宣讲场景:公益大集上,志愿者提供健康检查、政策解读等便民服务,将“友善”理念化作贴心关怀;“百家宴”“巧手手工坊”中,居民分享美食、互助协作,让“和谐”新风浸润邻里关系;网格走访时,工作人员带着核心价值观宣传册入户,把“诚信”“法治”等理念融入家常闲谈,让主流价值在烟火气中自然生长。
实践践行讲,拓宽价值落地“实践场”
在火炬八街等旅游景点,“小青鸟”志愿服务队手持垃圾袋和文明宣传册,一边清理海滩垃圾,一边向游客讲解文明旅游知识,用双手践行“文明”与“和谐”理念。各社区以实践活动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文明过节倡议、旧衣回收等志愿服务,组建“红色帮扶队”上门关爱孤寡老人、困境儿童,让“友善”成为社区治理的底色。
结合“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的中国梦”“红动威海”等主题演讲比赛,街道鼓励群众走上讲台分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身经历,同时在旅游旺季、暴雪天气等关键节点,组织党员群众参与应急服务,让“爱国”“敬业”在实践中闪光。
怡园街道将持续深化“怡小宣”品牌建设,让主流价值在宣讲中凝聚共识,在实践中生根结果,让文明之花在怡园持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