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诚润高区 信行天下>信用动态

威海高区:春风化信润乡野 雷锋薪火照小馆

三月份,高区初村镇小馆村积极开展“信用+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传承“雷锋薪火”,绘就小馆村美好“锦程”。

‌信用点墨绘春景 志愿丹心扫庭除

拂晓的薄雾中,小馆村的青石板路上跃动着簇簇红马甲。值此学雷锋纪念日,三十余村民手持竹帚铁铲,循着“信用+志愿”的星火集结——村东淤塞的沟渠重漾清波,巷尾盘踞的杂物山轰然瓦解,连古槐下蒙尘的棋桌也拭出木质纹理。村委以“工时化信”为尺,量取每一滴热忱:清淤两小时可兑春耕化肥,维护古树名木另赠“乡愁信用分”。七旬老汉赵守业挥帚笑道:“这把老骨头扫的是村貌,攒的是德行,心里亮堂!”

晨光微露,小馆村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已踩着露水集结沟渠畔。铁锨翻飞间,通开了淤塞半个月的排水沟,村里堆积的垃圾也清运一空。党支部书记潘传会不断点燃着“信用+志愿”的星火,发动在村居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带头清理公共沟渠300余米,清理公共区域100余平,参与的志愿群众每人都可获得信用积分。“过去的排水沟老堵,垃圾也时常被风吹跑,现在好了,不仅没有臭水沟的味了,垃圾清理也及时了,在村里遛弯再也不用捂鼻子了!”村民张桂丽笑着说道。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改善了村居的环境卫生,更增强了村民们的信用意识和环保意识。

‌炊烟袅袅烹信义 银发衔香品岁长

“我家捐10斤萝卜!”“我这几颗白菜给食堂添个菜!”幸福食堂的“爱心粮仓”前,捐赠簿已记满3页。自2月16日,村里的幸福食堂正式运营后,为了让村里的老人一直都能有热乎饭吃。经村“两委”多次商讨,决定充分运用“信用+”机制,向村民提出捐赠倡议,除村干部外,参与捐赠的村民给予积信用分奖励,并由村干部带头捐赠米、面、猪肉等需外出购买的粮食,鼓励村民捐赠自家种植的蔬菜,并在村民群和公开栏进行公开倡议。没想到第二天,幸福食堂就收到了村里老百姓捐赠的萝卜和鲜鱼。渐渐地传开了之后,幸福食堂的捐赠队伍排起了“长队”。端着饭菜的老人潘传洲眼眶湿润:“党员干部带头捐,咱老百姓也跟着献,这锅饭是百家粮,更是百家亲!”,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老人的幸福感,也促进了村民之间的互助互爱。

今年以来,小馆村以“躬身清渠”解民忧,用“粮捐共灶”聚民心,将信用体系化作具象的碧波与炊烟。党员干部当先锋清公域、捐口粮,群众从“站着看”转为“跟着干”,村里的“信用积分记录簿”和“幸福食堂捐赠记录簿”交织成乡村善治的经纬。相信在信用的引领下,小馆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雷锋精神也将在这片土地上不断传承和发扬。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