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凭借创新提质、品牌引领,在多项政策助力下,于全球市场的大海中“逐浪前行”。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已连续6年保持中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2024年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过60万家,达到60.9万家,持续为外贸发展注入活力。
创新提质 苦练“内功”
山东威海作为全球重要的渔具生产基地,近年来在产业链上“逆流挺进”,向关键原材料碳纤维发起攻坚,培育出国内碳纤维新材料行业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上百亿元的大产业。
走进光威户外装备有限公司生产一车间,五条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这一车间可根据客户需求,同时生产五种不同的钓具产品,一天产量可达5000支。光威户外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春林介绍,“这些年来,公司根据市场的需求研发出适合不同场景的钓具,总共有3000多个系列,出口64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碳纤维材料曾完全依赖进口,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也促使这家企业下定决心自力更生,建设自己的碳纤维生产线。
历经不懈研发与调试,2005年,光威研制的CCF-1级碳纤维通过国家验收。之后,公司又转身投入到航空领域高性能碳纤维的研发与应用验证。
数据显示,2024年,民营企业首次成为中国高技术产品的最大进出口主体,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增长12.6%,占中国同类产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3个百分点至48.5%。数据背后是:民营企业正不断以创新推动发展,并为行业进步注入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