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要闻>基层播报

[田和街道]小精特赛事激活基层治理新引擎

近日,田和街道第二届“和你一起,快乐向前冲”亲子运动会于华田体育公园圆满落幕,本次亲子运动会立足辖区居民实际,科学设置竞技性、趣味性运动项目,动员居民走出家门,享受运动“多巴胺”带来的快乐。

近年来,田和街道以“活力田和”为主线,从“15分钟文体生活圈”到非遗文化与体育赛事的融合,从“小精特”赛事遍地开花,到“运动+治理”模式的深度探索,构建起“全民参与—活力提升—治理增效”的良性循环,勾勒出精彩纷呈的生活时态。

小精特赛事破题:从运动场到治理场的基因重构

田和街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创“小时间、小场地、小竞赛”的创新模式,“嵌入式”体育赋能社区治理。作为“活力田和”品牌建设的重点活动,本届亲子运动会联动华田体育公园、笔架山文体公园等辖区单位提供专业场地,邀请专业教练团队设计游戏项目和赛道,实现构建“政府搭台+专业机构+居民达人”共治链,构建起“运动+”社区治理新模式。



清晨的笔架山公园,健步走团队迎着朝阳踏响节奏;傍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露天电影与皮影戏轮番上演;周末的欧乐坊商圈,非遗集市与亲子障碍赛同步火热……这些场景印证着田和街道“文体服务生态圈”的成熟。

街道通过“三精”策略深化实践:精准调研,建立“社区能人数据库”,动态管理24支特色文体队伍和运动爱好者;精细设项,通过问卷调查、网格走访收集民意,开发出低门槛、易参与的跳绳赛、棋王争霸等特色项目;精心组织,采用“双时”服务模式,在工作日晚间和周末开展延时服务,街道通过错峰服务、复合利用、跨界联动,将有限资源充分利用,把更多的“文体语言”变成凝聚力量的“粘合剂”,变成优化治理力、提升满意度的“动力源”。

全民参与升级:从观众到共建者的角色蝶变

近日,笔架山社区举办了第一届“友邻”团体趣味运动会,辖区男女老少齐聚笔架山文体公园,共度欢乐时光。此次运动会让居民们抛开工作疲惫与生活烦恼,在协作与比拼中诠释“友邻”情谊。



邻里节全民运动会、全民羽毛球、社区运动会,八段锦、养生课、舞蹈等各类体育公益课堂.....街道充分发挥体育赛事凝聚人心、促进交流、增进友谊的作用,推动构筑完善的社区运动自组织网络体系,以面面俱到的服务打造全民健身的“幸福版图”。

今年以来,街道以“体重管理年”为契机,将八段锦、养生课堂送入24个社区,每月开展健康讲座48场。



截至目前,街道累计举办200多场体育活动,带动4000余名居民从观众变选手、从选手变志愿者。通过“三共机制”激活治理潜能:决策共商,建立“网格议事厅”,形成“文体需求清单”;资源共筹,积极链接服务资源,在金峰塔社区、笔架山等16个社区每周开展赋能课堂28门;成果共享,推行“运动积分换服务”制度,可兑换社区理发、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形成“越参与越受益”的良性循环。

品牌塑造:从活动举办到IP孵化

街道以“三级孵化”打造文体IP矩阵:基础层培育“和美公益课堂”“社区夜校”等常态化项目,累计开展课程300余场,孵化剪纸等24支特色团队;提升层塑造“快乐向前冲”“绳采飞扬”等赛事品牌,通过年度联赛制提升参与黏性;创新层开发“田三角”为老服务、“护星成长”关爱行动等公益品牌,将运动基因注入社区治理。这种“金字塔式”品牌体系,使辖区文体活动从“月月有主题”升级为“月月有爆点”。



田和街道通过挖掘社区能人、嫁接专业资源、注入公益内核,实现活动从“量变”到“质变”。总结形成的“1234”经验体系,成为基层治理的“田和密码”。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体育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构建政府、社会、居民协同参与机制;实现活动品牌化、服务精准化、参与全民化、治理可视化,印证了"运动黏合情感,活动促进共治"的治理智慧。

田和街道正将“活力基因”注入基层治理全链条,当羽毛球拍挥出邻里和谐的音符,当亲子运动会的笑声化解社区隔阂,这座充满活力的街道,正在精致城市建设的画卷上,勾勒出独具特色的“田和样本”。(李鑫)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