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田和街道以“塑形铸魂”为核心理念,通过阵地活络、服务搭台、文艺浸润、典型引路、全域联动五维发力,让文明新风吹散陈规旧俗,绘就百姓幸福长卷。
阵地活络:三级网络织就文明经纬
街道构建“1所24站N点”文明实践矩阵,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进行标准化升级,整合道德讲堂、文化书屋等功能空间,打造移风易俗“15分钟宣教圈”。
清明节在实践站开设“云祭祀”指导课堂,手把手教居民网上献花;重阳节组织“银龄婚纱照”活动,用光影定格孝亲温情;开展邻里厨艺比拼,倡导“光盘”新风尚……
今年以来,各阵地累计举办主题活动80余场,将节日文明实践与好人典型示范相融合,真正让文明阵地“活”起来、新风传播“火”起来。
服务搭台:公益市集聚拢向善力量
在田和街道公益大集上,“移风易俗服务站”最聚人气,志愿者向围观群众解读文明新风内涵、移风易俗成语典故等,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街道创新“服务+宣教”模式,将义诊、理发等便民服务与新风宣传有机结合,现场30多个“摊位”为居民送理论、送服务、送温暖、送文明、送实惠、送健康,一体化、多样化、创新型的文明实践组合“套餐”服务向广大群众传播文明新风尚。
此外,田和街道还常驻社区“摆摊设点”,在笔架山社区公益大集上,居民可根据自身需求,在各服务点选择相应的服务,吸引不少群众前来“捧场”。
文艺浸润:百姓舞台演绎文明新风
街道立足实际,结合地域文化特色,积极引导广大文艺爱好者通过小戏小剧、文艺创作等多种形式宣传移风易俗理念,提高群众对移风易俗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精神文明新气象。
街道成立24支移风易俗宣讲队,从学好、用好、讲好、讲久4个层面抓宣讲队伍建设,今年以来,组织宣讲员培训3次,把讲堂向校园、诚信亭、居民家中、新业态群体、小广场、晚会现场等场所延伸,开展小型化、拉呱式宣讲,实现移风易俗宣讲传播效应最大化。
典型引路:身边榜样激活善治密码
“什么是移风易俗?什么是精神文明?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洪智社区邀请威海好人、阅读推广人管君,向居民讲解日常生活中移风易俗的具体含义和内容。
在田和街道,一支支由社区工作者、党员、热心群众、模范榜样等组成的移风易俗宣讲员队伍正逐渐壮大,他们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移风易俗观念送进群众心里。
街道积极推动党员干部、先进典型及社区能人在移风易俗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定期开展“最美田和人”“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把移风易俗作为重要标准纳入其中,选出孝老爱亲、助人为乐先进典型,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全域联动:创新机制护航长效治理
街道多次召开移风易俗专项工作会议,对24个社区的移风易俗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分析成效与不足,督促指导问题整改,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街道构建“街道统筹—社区主抓—网格落实—楼栋渗透”四级治理体系,针对不同群体精准施策。为青年开设“宣讲课堂”,普及新型婚恋观和尊老爱幼的美德;为老人设计“移风易俗养生课”,用健康理念替代封建思想;为儿童开展垃圾分类等手工制作活动,让文明基因深植心中。
通过开展“移风易俗我来讲”“移风易俗送上门”等活动,巧用街头巷尾广场“微阵地”,与群众“零距离”交流思想,“见缝插针”宣传移风易俗理念,持续促进群众思想认知“刷新”。
今年以来,街道累计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200余场,引导广大群众践行美德健康新生活,推动家风、民风、社风不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