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火炬八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人文气、烟火气交织。位于街区转角的畅海民宿,经过焕新升级,吸引了不少游客旅居打卡。
“在装修改造过程中,执法队员主动上门指导,从装修规范、污水排放再到广告审批,每件事都讲得清清楚楚,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为经营赢得了时间。”畅海民宿负责人安建涛说。
服务前置“零距离”,精准指导“一次成”
为从源头减少违法,城市管理服务中心不断转变执法理念和方式,紧盯项目建设和商户经营重要环节,提前介入,变“末端处罚”为“前端服务”。
安建涛坦言,在前期面对面交流过程中,执法队员耐心倾听其需求,结合原本建筑情况,依据专业知识提供细致的建议,使装修改造既满足经营需求,又符合城市管理规范,避免了因改造不合规而导致返工问题。
不仅如此,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创新“办公会议”工作机制,开展会商式服务,通过多部门、多专业人员共同参与讨论,缩短项目审批时间,实现“现场指导-方案优化-备案预审”一站式服务,让商户从开业到经营全程“轻装上阵”。
城管执法不仅是城市秩序的守护者,更是经济发展的服务者。“随着旅游业态不断丰富,我们加强前置指导,采用‘指导先行,方案共商’模式,避免了建了拆、拆了建的治理阵痛,保障了商户经营的最大化,也提升了城市管理效率。”城市管理服务中心执法大队直属中队中队长郑兆龙说。
执法管理片区化 服务游客高效能
“各位队员注意,刚有游客求助,在火炬八街西街丢失一部黑色手机,大家赶快帮忙寻找。”7月24日11时许,城市管理服务中心执法大队通过城管传呼系统,发布游客求助信息。
接到求助后,执法队员王栋立刻在执勤片区搜寻,不到20分钟,就找到了手机,并联系到了失主。“从接到信息,到找到手机,再到交还失主,我们用了18分钟。高效率的背后,得益于片区化执法、网格化联动。”王栋坦言。
今年,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将海水浴场和火炬八街执勤片区由原来的8个增加到10个。横向上,每个片区就是一个流动的服务站,主要针对游客和商户,开展片区化执法和网格化联动服务。纵向上,通过片区联动,整合执法力量,构建协同共治体系,实现每一寸地方都有人管理,每一件事情都有人解决。
为让城市管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坚持“721工作法”(70%服务、20%管理、10%执法),通过多元联动与创新实践,科学疏导规范经营空间,加强柔性引导替代简单取缔,探索出一条治理有温度、参与有广度、协作有力度的城市管理新路径。(王玲)